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蜀漆散
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现代用法:作散剂,于疟发前2小时服1.5克,温开水送服)。
疟多寒者,名日牝疟,蜀漆散主之。(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五)
本方主治寒多热少的牝疟证。所谓“牝疟”,吴昆在《医方考》中解释为:“牝,阴也,无阳之名,故多寒为牝疟”。本证多由素体阳虚,阳气难以外达,或素有痰饮,阻遏阳气外达,则疟邪侵入,并于阴分者多,并于阳分者少所致。
牝疟当以蜀漆散祛痰截疟,方中主药蜀漆,乃常山之苗,具有截药祛痰之功效;佐以云母、龙骨以助阳镇逆,并能避免蜀漆致吐之副作用。‘尤需指出的是,本方服药时间与其疗效密切相关,方后所言“临发时服”,极具临床实践意义,正如《素问·疟论》所说:“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这也是现今临床一直遵循的截疟服药方法。
一、牝疟
范文甫医案:徐师母,寒多热少,此名牝疟。舌淡白,脉沉迟,痰阻阳位所致,下血亦是阳陷也。秽浊蹯踞于中,正气散失于外,变端多矣。其根在寒湿,方拟蜀漆散。炒蜀漆9克,生龙骨9克,淡附子3克,生姜6克,茯苓9克。(《范文甫专辑》:).
按语:证现寒湿之候,脉现寒湿之象,病为牝疟;根在寒湿。故一面用蜀漆吐疟痰,一面用附子温阳气,又加茯苓化痰湿,龙骨、生姜镇逆止呕,以制蜀漆。则痰自消,寒自散,疟自去,而阴阳和。本案组方严谨,服后必有良效,自不待言。
二、间日疟
徐景藩医案:王某,男,25岁,因间日寒战,发热38.5度,于年6月25日入院。患者于6月25日、27日下午两度寒战,继而发热、出汗而热退。入院当天下午又发作口渴,心烦,全身酸困。以往有慢性咳嗽史,近来发作。急性病容,舌苔薄白,胸闷甚,口喝引饮不多,两脉弦数,其它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化验:白细胞/mm3,中性51%,淋巴49%,血片找到间疟原虫,胸透阴性。
辨证为间日疟湿热两感,法宜截疟和解。蜀漆(炒常山)15克,柴胡5克,*芩6克,姜半夏6克,茯苓9克,槟榔9克。
服上方未吐,翌日乃作,时间短,恐与未掌握服药时间有关。第三日于上午4时、8时各服1剂,常山用量至30克,无呕吐等不适反应,疟予截止。以后仍给常山等煎剂内服,常山用量12克。2剂后,疟原虫阴性,随访未有复发。(广东中医;9:)-
按语:本案用本方治疗疟疾间日发作,湿热壅盛者,并合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之,要在临床灵活辨证,据王渭川经验,蜀漆(常山)用量以10克为宜,同时宜伍*芩、知母、藿香,既增强截疟效果,又无*副作用。
据临床报道,用常山、蜀漆一类方剂治疟,以发作前一天晚上或发作前半天及前两小时各服一次为宜,确能提高疗效。单用蜀漆或常山治疟,虽疗效肯定,但致吐作用大,且停药后每易复发。
按前人经验,下述方法有助于减轻或避免呕吐的副作用:
①酒煎或用姜汁炒熟后使用;②适当配伍半夏、陈皮等和胃治呕药。至于其复发问题,尚有待继续研究。应该指出中医治疟,并非单持一味,而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这是关键所在。(引自《金匮要略讲义》五版)
推荐:阅素灵老师的脉学课程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栝蒌桂枝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麻*加术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麻*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防己*芪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栝蒌牡蛎散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苦参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雄*熏方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赤小豆当归散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升麻鳖甲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鳖甲煎丸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