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药物副作用是大智慧
前段时间我在单位同眼科的于主任聊天很受启发,于主任是一位工作认真,乐于学习创新的好医生,在内科、儿科、眼科等方面认识颇深,我们既是同事又是师友。诊间聊天中她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她说“有时药物副作用是有用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里面却蕴含着极大的智慧。
任何药物都有其特殊的治疗作用,例如我常用的甘遂、芫花、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防己、藜芦等合理使用其疗效是十分惊人的,那么如果应用不当时就有可能副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变生它证也是顺理成章,临床应该慎之又慎。
中药的作用实际上是以偏纠偏的动态的过程,例如一个人是寒证,那么在治疗过程当中就需要用到热药,这也就是中医的“逆治”。随着疗程的深入,患者本身的自我调控功能在药力的作用下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寒证也就会被一点点弱化,或者消除。但是如果剂量把控失当就可能表现出副作用,或者有可能出现上火的表现。再例如有一次使用防己类方治疗患者水肿的问题,随着防己剂量的增加,患者出现了肌酐增高,因为防己现代药理学研究确实应用不当是会出现肾功能的损害,及时调整剂量和处方架构患者肌酐最终恢复正常,水肿和蛋白也被消除。
任何药物的副作用都难以避免,例如防己或者雷公藤甚或是米壳,我们总不能因为它的副作用而将其束之高阁吧。山豆根有人认为有*,不宜多用,但是山豆根大剂量应用时具有免疫抑制剂样作用,应用到18克至30克时对尿蛋白的转阴具有良好的作用。我们要合理地开发药物的副作用,有时A药的副作用恰好是B病的克星。
患者Y女士是一位骨科医生的女朋友,因神疲乏力和肩颈酸痛、膝关节胀痛来诊,患者年轻且没有基础病,脉沉弦细,舌尖红,舌下瘀张,明显的年轻人不注意保暖,不爱运动引发的问题,只需要使用疏通气血和增加细胞活力的方药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基础方,加味治疗,服药一周时复诊,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方中天花粉和川乌的应用可为是中医的红线,是不允许踩踏的,但是我们在临床中经常这样合方使用,从未发现任何*副反应,恰好是这样的合方思路才能够将很多陈年旧疾攻克于顷刻之间。方中燥热之药相对较多,但是又有滋阴药佐制,阴阳和合,这种合方思路临床常用,亦并未出现上火或者肝肾损伤等副作用之弊。药物正作用是主要的.一种药物常有多方面的作用,既有治疗目的的作用也并存有非治疗目的的作用。如抗胆碱药阿托品,其作用涉及许多器官和系统,当应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时,除了可缓解胃肠疼痛外,常可抑制腺体分泌,出现口干、视力模糊、心悸、尿潴留等反应。
副作用和治疗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治疗目的的不同,也导致副作用的概念上的转变。如在手术前为了抑制腺体分泌和排尿,阿托品的上述副作用又转化为治疗作用了。副作用常为一过性的,随治疗作用的消失而消失。但是有时候也可引起后遗症。
援引条文: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我常以本方用來增加細胞活力。
经方惠民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