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朱良春使用ldquo对药rdquo
TUhjnbcbe - 2022/5/18 1:20:00

1

风心首重治血,以通为补用“对药”

朱师治“风心”首重治血,其用药特色为“以通为补”,风心多见左心二尖瓣膜障碍(包括闭锁不全和狭窄)引起左心房扩张肥大,导致肺循环郁血,渐致左右心室扩大,甚至出现心力不足。症见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胸闷痛,咳喘,咳血,心悸,浮肿等证。朱师辨证使用“对药”分述如下:

⑴、益心通脉,宣通肺络,泄化痰浊治咳喘。

朱师指出,心肺同居上焦,风心之咳喘,是心脉淤阻,气血不畅,导致肺部郁血,宣降失职,痰淤夹湿浊逗留。朱师选“杏参散”(三因方)加味,

常用桃仁、杏仁为对,以宣肺行淤,镇咳通络,破结通便。

人参、桃仁为对,以益气通脉,扶正降逆。

杏仁、桑白皮为对,以下气平喘,宣肺利水。

紫石英、远志为对,以镇静平喘、祛痰止咳,交通心肾。

或加补骨脂、胡桃肉为对,以温通心肾,秘摄真元。

紫河车、人参为对,益损平喘,返本还原。

虚喘甚者加蛤蚧粉(2克分吞)与人参为对,乃取“参蛤散”之意,以补肺益肾,固精助阳,定喘止咳。

⑵、消淤宁络治咯血,益气固本寓其中。

朱师指出,风心之咯血,一方面是气虚不能帅血归经,一方面是淤阻而新血难守。虚实错杂,殊难措手。常选唐容川氏治“淤血乘脾,喘逆喘促”之“参苏散”加味,每收速效,

常用人参,苏木为对,一补一泻,补中寓泻。且苏木甘咸辛,咸主入血,辛能走散,败浊淤积之血行散,则血行无阻,诸症自愈。

或加花蕊石、茜草为对以化血为水。茜草能行能止,酒制则行,醋炒能止,降而行血,降则血止喘平。

或丹参、*郁金为对,以清气、降气化痰,活血,宁血去淤。盖气降则火降,而痰和血亦各循其所安处而归原矣。

更妙在朱师每用韮菜汁两小杯合药汁,乃取“饮生韮菜汁,治上气咳喘欲绝,可下膈中淤血之说。”

朱师用药,每每病愈重而药愈精,似此三对平常药,临证信手拈来,而屡屡应手取效,乃是朱师“对药”临床经验之典范。

⑶、脉分阴阳治心悸,施补当分温和清。

朱师治疗“风心”之心悸,先以脉象分清阴阳。

阳虚者,脉濡细迟缓或结代,治以补而兼温,方选“参附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常用人参、附子为对,以温而兼润,补而能固,人参得附子则补益之力更厚,附子得人参则温煦之力更宏。鹿角片、桂枝为对,以补虚兴阳,益气填髓,且刚而不燥,和而不烈,合白芍、甘草为对,龙骨、牡蛎为对,以敛精镇逆,调和阴阳,和营敛汗。

阴虚者,脉象细数或促,治以补而兼清,且注重通脉之品,朱师喜以“生脉散”加味,人参、五味子为对,乃取酸甘化阴,滋液扶正,又重用柏子仁、麦冬为对,以透心肾,益脾胃,除风湿。柏子仁质虽润而性却燥,与麦冬为伍,可谓一润一燥。

阴阳两虚者,脉多微细结代。朱师喜以“炙甘草汤”化裁。常用太子参、合欢皮为对,以调畅心脉,益气和阴。*芪、丹参为对以益气通脉,茯苓、甘草为对,以健脾和中且重用甘草以通脉。又加玉竹、麦冬为对,以益气和阴,补而兼清,且大剂玉竹能缓解心悸怔忡,对风心心衰有特效。

⑷、痹痛先分阴阳偏,通脉宜分温和养。

朱师指出,风心之痹痛,乃风寒湿之邪深伏,心脉闭阻不通或血行不畅之故,症较顽固缠绵,当分别阴阳偏胜。偏阴虚者(常见低热)关节屈伸不利,舌红脉细数,喜选“防己地*汤”化裁,常用木防己,地*为对,重用地*剂量60克,一以养血除痹,一以行水除湿。防风、木防己为对,一除血中之风邪,一能行水化湿以舒筋。又加桂枝、甘草为对,以通心脉和营卫。还随证选用虎杖,豨莶草为对,以化淤宣痹,解*,清湿热。蚕砂、桑枝为对以助解*化淤,通心络祛风湿。地龙、忍冬藤为对,以平喘咳,清湿热,通心络治痹痛。阳虚而风湿相搏者,常见关节疼痛,肢末不温,脉虚浮涩。朱师选用“*芪桂枝五物汤”化裁,常加用附子,仙灵脾为对,以通脉益肾壮督除痹。桃仁、红花为对,以活血去淤通心脉,止痹痛;松节,桑寄生为对,一以祛风湿,通经络,一以补肝肾强筋骨。通脉者,必先补血益血,故朱师常用当归、生白芍为对,以活血调血,镇痉缓痛,对风心之痹痛者乃必用之药对。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阻血阻,故用*芪,桂枝为对,且重用*芪,有谓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也。

⑸、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治水肿。

朱师指出,风心水肿,一为心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一是心血淤阻,气化不行,肺失宣降。水肿甚者,常选用仲景《金匮》“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化裁。常用附子、麻*为对,麻*化外气,附子充里气。桂枝、细辛为对,桂枝通脉络,助心阳以鼓荡中焦阳气,细辛通经络入肾以鼓荡下焦阳气,生姜甘草为对,一以宣之,一以调之。常加入知母配桂枝为对以育阴化气,润燥下水。组方全在化气上斡旋,化气通阳兼顾育阴,彻表彻里,深得仲景化气行水,通阳散结,阴阳既济之旨。临床证见心气不足,心脉淤阻,心下痞坚,唇绀足肿者。常用*参,*芪为对,白术茯苓为对,当归、丹参为对,桃仁、红花为对,水蛭、虻虫为对,炙甘草、桂枝为对,以化淤利水,配合益气扶正,乃无耗伤气血之弊。如症见心肾阳虚,下肢浮肿,久久不退者,乃心力衰竭严重之征,朱师治以济生肾气丸加减,常用茶树根30~60克配附子为对,以强心利尿,对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2

冠心首重扶正,补中兼通用对药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真心痛、胸痹”等范畴,朱师指出:“冠心病有虚有实,即使实证,亦本虚标实。实证当化淤宣通,虚证必须扶正养营兼调气。若虚实不辨,一味化淤,徒伤正气,于病何益?”盖冠心病患者之血管,原已是一种病态的血管,其本身已经丧失应有的弹性,如强烈扩张之后,必有强烈的收缩,扩张越频繁,收缩亦越密。因此,朱师治疗强调扶正养营兼调气,如冠心病伴心气不足,证见胸闷气短,心痛隐隐,心悸较甚,口干少津,脉细涩者,朱师常选“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加大剂量玉竹,柏子仁为对,以益心气,养心营,通心脉,扶中气。

又以桂枝、甘草为对,以复心阳通心脉。

亦随证选加柴胡配桂枝意在畅气机,温经脉。

香附配乌药为对,以调气机,疏肝郁。

如证见失眠,加龙骨,牡蛎以收敛浮阳。

朱师治心动过缓,常用大剂量桂枝配甘草。桂枝和营通阳,甘草养营补虚,又宣通经脉,刚柔相济,桂枝虽用大剂量,对消除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甚或昏仆,脉细无力或浮缓等症,有利而无弊。选用通阳药,力主平和而不耗正气,如川楝子、瓜蒌为对,茯苓(大剂量)泽泻为对,郁金,香附为对。

补阴药喜用有阴阳兼顾之属,如山萸肉、菟丝子为对,仙灵脾、五味子为对,杞子,龙眼肉为对,当归、熟地为对等。朱师指出治疗冠心病要有整体观念,用药必须燮理相关脏腑,深得前贤“欲养心阴,必滋肾阴,欲温心阳,必助肾阳”之旨。此外,朱师治疗病*性心肌炎而致的心律失常,亦常用生脉散为主方,加玉竹、柏子仁为对。还选功劳叶、琥珀为对,一以养阴通络,一以镇静解*,板兰根、连翘为对,蛇舌草、甘草为对以清热解*,胸痛加三七、郁金为对,胸闷加合欢皮,沙罗子为对。还用“朱*散”内服,更增速效。

3

肺心首重治痰,宣肺祛痰用对药

肺心病多由老慢支,并发肺气肿发展而至,病变常由支气管粘膜炎性增厚,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至痰饮阻滞支气管内为主因,故本病治本在肺,治标在心,肺气不宣,痰浊不化,则心衰难支。朱师常用治肺心病宣肺祛痰之对药,

有炙麻*、杏仁为对,以降气化痰宣肺平喘。

苏子、葶苈子为对,一以温肺下气以开痰,一以泻肺定喘以行水,对肺水肿者,颇为合拍,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葶苈子有强心作用。

桃仁、冬瓜仁为对,一以化痰血凝淤,一以清肺热以化痰浊。

旋复花、代赭石为对,以降逆宣中,通络祛痰,降痰涎粘阻气管有特效。

又用远志、枣仁为对或枣仁、磁石为对,以镇静强心并化痰。

百部、桔红为对,车前草、甘草为对,以利水排痰并镇咳。

伴发热者加银花、白薇以清透,

痰稠*者加*芩、鱼腥草以清化。

痰粘不利者加浙贝、南沙参以清润。

支气管痉挛者,加地龙、玉蝴蝶以解痉。

伴痰涎壅厥危象时,加鲜竹沥30克或“猴枣散”以解急。

伴心力不振,虚气上逆,时时欲脱者加人参(10克)、蛤蚧尾(4克)或“黑锡丹”平逆以缓急。

阳虚汗出发冷者加附子10克、干姜6克以回阳。

伴痰涎壅盛,大便闭结,内热口渴者加礞石滚痰丸(包煎)以泻痰通俯。

朱师自拟“定喘散”,对心性喘息,临床症状缓解后的善后巩固治疗较为理想,方由人参15克、哈蚧一对,北沙参(15克)、五味子(15克)、麦冬(10克)、橘红(10克)、紫河车(20克),共粉备用,在喘息缓解后,每服1.5克,日2~3次,对增强体质,控制复发颇有效验。

I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网络。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良春使用ldquo对药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