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金匮要略白虎加桂枝汤
TUhjnbcbe - 2022/5/6 17:45:00
彭洋医生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每个人体质病情有异,切勿自行用药。

注意事项请参见:安全地使用中药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枝(去皮)三两。

上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生石膏50克(先煎),知母20克,粳米6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

上5味,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清热生津,解*和营。

温疟,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骨节疼烦,有时呕恶,舌质红,脉浮洪。

本方为温疟之证治。

《素问·疟论》:以先热后寒为温疟。是则温疟并非无寒但热,只是热多寒少而已。正因为兼有表证,邪不在少阳,故脉不弦而如平人;因为内热欲出而外有所束,故骨节疼烦;内热犯胃,时欲作呕,以少量桂枝加于白虎汤中,亦寓有表里兼顾之意;骨节疼烦时呕,系疟发后骨节疼烦不解,并时欲作,非疟发时“腰脊痛”之比,因之清热剂中必须佐以解肌之品(桂枝)。热之轻者为温,此证较内外皆热,肌肉消瘦之瘅疟为轻,故称温疟也。

方中石膏、知母清热除烦;甘草、粳米益气生津;佐桂枝通经达表引邪外出,以除骨节疼烦。唐容川曰:“身无寒但热,为白虎之正证,加桂枝者,以有骨节烦疼证,则有伏寒在于筋节,故用桂枝以逐之也”。故用白虎加桂枝汤以治其表寒内热。

《医门法律》曰:《内经》言温疟有二,但先热后寒。仲景所名温疟,则但热不寒,有以瘅疟,而实不同也。瘅疟两阳合邪,上薰心肺,肺主气者,少气烦冤,则心主脉者,阳盛脉促,津亏脉代,从可推矣。温疟脉如平人,则邪未合而津未伤。其所以但热而不寒者,则以其人素有气,荣卫不通,故疟之发于阳,不入于阴,即入而阴亦不受,所以骨节烦疼,时呕,邪气扞格之状有如此者。惟用白虎汤以治阳邪,而加桂枝以通营卫,斯阴阳和,血脉通,得汗而愈矣。(喻嘉言)

《金匮要略心典》曰:温疟者,邪气内藏肾中,至春夏而始发,为伏气外出之证,寒蓄久而变热,故亦不作寒也。脉如平者,病非乍感,故脉如其平时也。骨节烦疼时呕者,热以肾出,外舍于其合而上并于阳明也。白虎甘寒除热,桂枝则因其势而达之耳。

总之,本方治温疟全身发热而不恶寒,筋骨关节烦疼,时时呕吐之要方。

1.温疟本无寒,如服药后反先寒,是药中病后发生之瞑眩现象,通过瞑眩而达到病愈,所以《千金方》说:“先寒发热之于出愈”。

2.本方临证主要用于但热无寒、骨节烦疼时欲呕之“温疟”外,还用于证之热者。临证辨证要点在于白虎汤证,即阳明气分热盛而见身热,口渴,脉洪大滑数的基础上,兼有风寒客于肌表或骨节而见身疼,骨节烦疼等症,故用本方清热而兼解表,实为表里两治之法也。

1.本方与白虎加人参汤之别:本方证为温疟,白虎加人参汤证为疸疟。两证均属疟病热盛证型。所不同者:瘅疟因表里皆热,故但热不寒;温疟则里虽热而表兼寒、故热多寒少。疸疟病情较重,为气阴两伤,后世医家多主张用白虎加人参汤或竹叶石膏汤治之,清热益气生津;温疟病轻,挟有表寒,故治疗主以白虎加桂枝汤,清热生津,解肌发表。

2.本方与二妙散、宣痹汤皆治热痹,但临证运用有别:三方均可用治热痹,但白虎加桂枝汤清热力强,并能疏风通络,主治里热炽盛,兼挟表寒所致之关节肿痛,伴壮热,汗出,烦渴,微恶风寒,苔白,脉弦数者;二妙散清热燥湿力强,并能祛风止痛,主治湿热下注所致之下肢肿痛,小便短赤,舌苔*腻,或下肢痿软无力者;宣痹汤则从分消三焦湿热着手,是治热痹之又一法门,重在清利湿热,并能宣通经络,主治湿热蕴于经络所致之骨节烦疼,面目萎*,寒战高热,舌苔灰滞属湿热俱盛者。

1.身热自汗烦渴,脉洪大,兼见骨节烦疼者。

2.知母汤,即本方治温疟,骨节疼痛时呕,朝发暮解,暮发朝解。(《圣济总录》)

3.霍乱吐泻之后,身体灼热,头疼身痛,烦躁,脉洪大者宜此方。(《类聚方广义》)

4.治温疟,先热后寒,恶风多汗。(《三因方》)

5.治风湿。

现代临证,本方常用于热性病伤津,尚遗有表症者,如肺炎,乙型脑炎,以及风湿热等。

1.温疟,苔燥渴引,冷饮者。本方加青蒿、苍术、生苡仁、藿香、佩兰,以撤热截疟化湿。

2.疟疾,症见本方证,口渴甚者,加天花粉、常山以生津截疟。

3.疸疟,内外皆热,热盛津伤,本方去桂枝酌加青蒿、梨汁、花粉、竹叶、太子参、沙参、麦冬,以生津滋液,撤热截疟。

1.桂枝石膏汤:桂枝、石膏、知母、*芩,治邪深间日疟。(《脉因症治》)

2.白虎加苍术汤:知母、炙甘草、石膏、苍术、粳米,治湿温多汗,身重足冷。(《类证活人书》)

3.白虎化斑汤:石膏、知母、甘草、蝉蜕、麻*、大*、*芩、连翘、玄参、竹叶。治痘为火郁,不得透发者。(《张氏医通》卷十五方)

1.以白虎加桂枝汤为主治疗12例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热):作者认为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与祖国医学“热痹”之症状记载极相似,本文共治12例,病程最长20余年,最短7天。入院后,卧床休息,用《金匮》白虎加桂枝汤为主治疗,不用抗风湿西药及止痛药,随患者体质及病情辨证加减用药:热重选用*柏、*芩、山栀、银花、连翘、茅根、防己;湿重选用生苡仁、茯苓、六一散、茵陈、蚕砂;阴虚酌加生地、石斛、麦冬;气虚酌加*芪、*参;祛风镇痛用防风、桑枝、威灵仙、乳没、延胡索;活血通络用当归尾、杭芍、丹皮、木瓜、桔络、络石藤等。评定疗效以症状消失,运动恢复,体温血象恢复正常为痊愈。本组12例,均获临床痊愈,一般均在服药二剂后体温开始下降,关节疼痛减轻,服至6~10剂后体温正常,关节红肿疼痛显著减轻,平均治疗时间11天,出院时有10例血沉正常。(《江西医药》;7:~)

2.白虎加桂枝汤治疗风湿热的体会:~年收治11例,用药基本方:桂枝、知母、苍术各10克,石膏、粳米各30克,甘草3克、双花、连翘各12克,桑枝15克。随证加减。结果:全部体温正常,关节红肿消失出院。平均退热时间7天。但3例血沉尚未正常,2例未复查。(《湖北中医杂志》;2:28)

(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每个人体质病情有异,切勿自行用药)

1.疸疟

文学家顾大来,年逾八旬,初秋患瘅疟,昏热谵语,喘乏遗尿,或者以为伤寒谵语,或者以为中风遗尿,危疑莫定,余曰无虑,此三阳合病谵语遗尿,口不仁而面垢,仲景暑证中原有是例,遂以白虎加人参汤三啜而安。顾次占夫人,朔客邪连山皆患是证,一者兼风用白虎加桂枝,一者兼湿用白虎加苍术,俱随手而痊。若以中风遗尿例治,则失之矣。(《张氏医通》)

2.暑疟

杨国梁,年45岁,清江人。暑疟,暑热内伏,被新凉外触而解。先寒后热,毎日一发。寒少热多,口渴心烦,汗多气粗,脉象洪数,右部尤甚,舌苔*腻。此由暑热内蕴阳明,新感逗引而外溃也……拟桂枝白虎加味:川桂枝三分,生石膏一两(研细),肥知母四钱,金银花三钱,大连翘三钱,天花粉三钱,生甘草五分,生粳米一撮。一剂知,二剂效,三剂愈。

廉按:桂枝白虎为治暑疟之正方。叶氏谓此方二进必愈,洵不诬也。案中阐明治则,要言不烦。(《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丁佑之案》第页)

3.温疟

石姓,女,38岁。间日疟10天,疟发5次。先见微寒,旋即高热,体温40℃,口渴思饮,心烦多汗,甚则谵语,周身关节酸痛,脉象洪数,舌苔干*,发热3~5小时后,汗大出热解,病乃《金匮》温疟,邪在三阳。治以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石膏40克,知母12克,甘草4克,桂枝6克,柴胡12克,*芩10克,常山6克,甜茶6克。服药要在疟发两小时之前,连服3剂,疟即停止发作。后与和解少阳法调治,以防反复。(《辽宁中医杂志》;)

友人裴某之弟三女患疟,某医投以柴胡剂两帖,不愈。余诊脉洪滑,询之月经正常,未怀孕,每日下午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大出,恶风,烦渴喜饮,思此是“温疟”。脉洪滑,烦渴喜饮,是白虎汤证;汗出恶风,是桂枝证,即白虎加桂枝汤:生石膏48克,知母18克,炙甘草6克,粳米18克,桂枝9克。清水四盅,煮米熟,汤成,温服。一剂病愈大半,二剂疟不复作。是见迷信柴胡或其他疟特效药而不知灵活掌握之者,殊有失中医辨证施治的规律。(《岳美中医案集》第页)

谭××,男,31岁。患温疟,发作时微恶寒,继发高烧,头痛面赤,身疼,呕吐,持续约八小时之久,然后大汗自出,高烧始退,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无苔,脉弦大而数。前医曾用清脾饮,未效。此阳气独盛,阴气偏虚,治宜抑阳扶阴,清热抗疟。用白虎加桂枝汤:生石膏15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甘草5克,桂枝去皮5克,加瓜蒌15克,生牡蛎30克,服三剂,病势减轻,但仍发作,后用清中驱疟饮(首乌、*参、柴胡、*芩、花粉、知母、贝母、醋炒常山、甘草)连服五剂,其疟遂止。(《金匮要略浅述》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文出自李文瑞等编著《金匮要略汤证论治》

金匮要略——栝蒌桂枝汤

金匮要略——葛根汤

金匮要略——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麻*加术汤

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

金匮要略——防己*芪汤

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

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

金匮要略——白虎加人参汤

金匮要略——一物瓜蒂汤

金匮要略——百合知母汤

金匮要略——滑石代赭汤

金匮要略——百合鸡子*汤

金匮要略——百合地*汤

金匮要略——百合洗方

金匮要略——瓜蒌牡蛎散

金匮要略——百合滑石散

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

金匮要略——苦参汤

金匮要略——雄*散方

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

金匮要略——升麻鳖甲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匮要略白虎加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