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浙江]、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性味:
苦,寒。
归经:归膀胱、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风湿痹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4.5~9g。
注意事项:阴虚而无湿热者慎服。
用于风湿痹痛,多配伍薏苡仁、滑石、蜇砂等清热除湿之品。对寒湿痹痛,须用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等药同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与椒目、葶苈子、大枣等配伍同用,若属虚证,常与*耆、茯苓、白朮等配伍。
《本草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治)诸瘑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已三两,*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防己茯苓汤)
摘自:《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
注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宣传,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方将立即撤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