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硕士、高级工程师、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卫星主任设计师。
长期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卫星综合电子设计。年参与创建商业卫星制造公司-微纳星空,总体负责公司MN10和MN50卫星平台研制,公司创新和研发工作。致力于建立以卫星制造为核心的卫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的国际一流公司。
梅花创投董事总经理、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前安芙兰资本投资人、北京新四板常态化评委。多年的早期投资经验,投资了过百家初创期企业,其中包括赤子城科技()、天立泰、聚玻网、佳先股份()、星河动力、微纳星空、有书、集餐厨等一批发展迅速的明星项目。在航空航天、产业升级、智能制造、新材料、新零售等领域都有大量投资案例的积累和深入的产业见解;常年深耕科技成果的产业孵化,同时在帮助早期企业融资、股权结构设计、商业战略决策,核心团队搭建等方面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空天界:今天我们对话的第一个问题,您为什么会选择创业呢?我们在商业航天领域创业的肯定是在国家*策上鼓励商业航天发展大的机遇和背景下,特别是在年开始,国家从*策上陆续出台了多个鼓励商业航天发展的文件,特别是民营资本允许进入到商业航天的领域。我们这些原来在体制内从事传统航天的人,感觉有一个机会通过商业航天的模式,做一点事情,以另外一种形式推动中国航天的发展。希望在不久,中国也能够出现一批像美国太空探索、蓝色起源一样体量和伟大的商业航天企业。微纳星空就是在这样的机遇和背景下成立的。对于我个人来讲,在商业航天领域创业,可以有两个关键词概括,顺其自然和有意为之。本身在北航学习航天相关的专业,也参与过一些APSCO国际合作的小卫星项目,当时感觉到小卫星的商业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后来也很幸运的来到航天五院参加工作。航天五院是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国家队。当时也是不断的积累和学习,后来就在合适的机会参与创建了微纳星空。空天界:微纳星空目前在做什么呢?商业航天的转折点是在年,也可以说是航天这个行业的开放。我认为很像七八十年代的一些行业,像当时的商品经济的开放一样,只不过我们这个行业的开放时间晚了一些。但也正是这样,是我们的机遇,可以通过商业航天的模式,做一点事情同样可以推动中国航天的发展。商业航天也是中国航天的一部分,虽然说现在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但未来发展可期。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商业航天作为目前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也是参考美国多年的商业航天发展经验,就像年左右的新浪、网易等把美国的互联网模式引入到中国一样,商业航天在中国也会同样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微纳星空是一个以卫星制造业务为核心的整星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主要从事卫星系统论证、卫星的研发和制造的服务,拥有自主研发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产品,拥有卫星的总装集成和系统测试能力。空天界: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微纳星空在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它的重要性、商业价值、未来空间在哪?
微纳星空定位在卫星制造,是卫星应用的上游、火箭的下游产业,是推动航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卫星研制单位,按照模块化设计思路,已形成10公斤级、50公斤级、公斤级、公斤级、公斤级和0公斤卫星平台系列,具备高精度、高自主、低成本、长寿命特点,广泛适用于窄带低功耗通信、宽带互联网卫星通信、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高光谱红外遥感、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等领域。截至目前,北京微纳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近二十颗卫星,已成功发射9颗卫星,涵盖了10~kg级卫星,包含微纳一号、星时代、国智恒等遥感卫星,Ka通信卫星和央视加油向未来节目科学实验卫星。另外给用户商业定制的两颗亚米级遥感卫星、两颗大气监测卫星、两颗海南一号商业遥感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和高分辨率SAR卫星多颗卫星预计年底发射。为什么要提从10公斤到1吨?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卫星的需求在不断地爆发,特别像国外的星链和一网卫星,他们大部分都在公斤量级左右。在国内外,50到公斤左右量级的卫星具有非常强的商业化价值,因为它的成本相对可控,在轨寿命又有保障,基本可以维持在5—7年,是一个非常适用于商业化推广的重要平台。所以微纳星空也针对性的在50公斤到公斤量级上不断创新和研发,让卫星回归它作为商品的本质。传统卫星是定制化产品,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时间、成本,这样做出来的卫星固然可靠,但是成本也比较高。未来随着需求的增加,卫星的生产模式肯定要进入批量化和流水线,通过高标准的生产体系和高质量的管理流程的流水线下生产出来的卫星同样可以保障可靠性,成本会很大降低。微纳星空也将始终专注在卫星制造领域,不断研发和创新,不断迭代,给用户创造更好用、更易用和更加可靠的卫星产品。空天界:您能分享一下您投资航天领域的初心是什么吗?
说实话,我们投资人容纳不了太多的理想或者说是情怀。当然,我本人对航天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我父亲就是做卫星的航天工程师。我投航天有几个主要的原因:第一:我觉得时间点到了,年看商业航天的时候,我觉得时间点还没到,因为国内的*民融合*策,包括体制内对民营航天的支持,还没有那么大的*策倾斜的力度。另外很多资本对这个事都没有深刻的认知。我问了一圈,很多人觉得这个事民营公司可能做不了,所以那个时候就谨慎了。到年,安芙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