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风十五章
1 风者,天地生发之气也。风秉于营,营性发散,风性疏泄,寒伤皮毛,营伤内闭,营郁内热,不能发散,则生风疏泄,营郁之风,外泄皮毛之表寒,则发热汗出。
太阳四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发热者,营郁内热也,风泄卫气,皮毛窍开,卫气外泄,故见汗出;汗出卫泄,是以表虚,故恶风也;脉缓者,是脉浮缓之义,太阳病脉浮,是一定之理,言缓不言浮,是省文之义。
2 寒闭皮毛,则脉见浮,寒性收缩,故见脉紧,风性动荡,热蒸表寒而外泄,故见脉缓。本条脉象合在一块,则为伤寒则脉浮紧,中风则脉浮缓。(寒性收缩,也是物理之性)
3 *师的注解,比较绕口,给简单化注解一下;
寒伤皮毛,营血内郁则发热,寒从外束则恶寒(或卫气不出则恶寒)。(表病之初,无论风寒,都有恶寒之证)寒从外闭则无汗,营郁内热,风泄表寒,则发热汗出。汗出卫泄,是以表虚恶风。
重申;太阳病伤寒与中风,皆是因伤寒,故中风之初,会有恶寒之轻证。伤寒之后,表闭寒束,营血内郁,营郁之风与外闭之寒,风寒互搏,发于阴阳而风寒之偏,则成中风与伤寒之别,发于阳者为太阳中风,发于阴者为太阳伤寒。
论;研究表虚恶风
1 汗出卫泄,是以表虚而恶风。中风汗出,为表阳之虚,伤寒无汗,为阴寒之实,风泄之表虚,对比阴寒之闭实;言表虚只是风泄汗出,汗出卫泄而表虚,但不是阳虚病虚,只在太阳病营卫论。此表虚者,先从表论,仅对比营风之强。营风强而卫阳虚之义。
风泄卫气,汗出而表虚,为什么恶风?营卫互根,营风外泄,就是正气外泄,就是汗出阳泄,故恶风也。汗出多者,阳盛伤燥,则传阳明,阳虚伤湿,则传太阴,这也是恶风之理。
2 恶风者,在从里虚内伤的角度,更易理解卫阳,为什么恶风。
内寒里虚,则木郁风动,风泄卫气,窍开而汗出,汗出即为表阳之外泄(表虚自汗),表虚则卫阳不能收敛而内固,表虚而窍开,卫阳不能外护,则又易感外寒之伤而窍闭也,故卫恶风。卫主收敛,固内而护外也,风伤则不能收敛,窍开则不能护外,卫失其职也,故卫恶风也,此为恶风之理。
对比平常汗多之人,就是体内有风,风泄卫阳,也见汗多也,此为表虚。(风从何来,或因湿盛,或因水气,或因里虚,或因表气失和)。
3 风从何来?风从营郁而来,因伤外寒也。寒伤营血,闭其发散之性,故郁热生风,外泄卫气也。太阳病虽有中风与伤寒之别,但无寒伤,何来营郁之风。内风还是外风?风者皆为内风,无论外感内伤,“凡”言病风者,皆是为内风,若有注解言外风者,皆是胡说八道。中风者,皆是内风也。余在此为中风定性,皆为内风。营郁之风,从内往外泄其卫,风泄表虚,故卫恶风,非恶外风之吹人也。言伤外风者,是伤外寒之义。最直接的对比就是伤外寒而病太阳中风与伤内寒而杂病中风(《金匮》中风历节篇之中风),后学则知,在此只是为风定性,皆是内风。《金匮》历节三,言酒后当“风”者,此当“风”即是伤“寒”闭之义也。《内经》中言伤于“风”者,就是伤“寒”之义,故先师直接用《伤寒论》为书名。言风不言寒,是互文之义。《金匮》风从何来,有因水气,也有因湿,也有内寒,如防己*芪汤。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肺通卫气,风伤于卫,行其疏泄之令,卫气不敛,是以有汗。卫愈泄而愈闭,闭而不开,则营郁而发热。桂枝汤所以通经络而泻营郁也。
太阳五
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1头疼者,皮毛外闭,太阳经气不降而上壅也;发热者,皮毛外闭,营血内郁而发热也;营郁生风,风泄皮毛,则窍开汗出也。恶风者,风泄卫气而表虚也。桂枝汤,桂枝通经解肌,调和营卫,白芍行血以熄风,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生姜宣经络行寒涩,助桂枝解表。
中风有汗,是以皮毛窍开,故用桂枝汤解表,调和营卫之义。区别于麻*汤,恶寒无汗,皮毛孔窍不开,必用麻*,以发表寒而开皮毛孔窍。这是中风证桂枝汤与伤寒证麻*汤,二者最大的区别。后学麻*汤则知。
2桂枝汤,《伤寒》排序第一方,也是《伤寒金匮》治病第一方也。即宜于外感表证的中风营卫不和,又宜于有内伤杂病的木气抑郁,后世只知其为发汗之剂,只用于太阳中风,治杂病却畏不敢用,怕有发汗之过,此为学不得要领,而毁其良方,此就是白白浪费圣人的良苦用心。桂枝汤加人参变为双解表里之新加汤,减生姜大枣白芍,变为救逆心悸桂枝甘草汤,加饴糖变为建中,加龙骨牡蛎能治虚劳,加乌头能治中风历节,寒疝腹痛,不加不减能治妇人妊娠初证,产后中风。一方多用,即能解表,又能补虚,千变万化,全是医理,众方之首。外感中风,内伤杂病,仲景传世第一方,非桂枝汤莫属。桂枝汤,疏肝第一方,后世各种疏肝方剂,千方万方,不敌桂枝汤。
3 此处师解又出现;风愈泄而卫愈敛,卫欲敛而风欲泄。此易于让人梗塞不通。余再复解,
风性疏泄,卫性收敛,风泄卫敛,营卫调和,是为平人。伤寒之后,皮毛窍闭,二气不和,于是风愈泄而卫愈敛,风泄卫败,即是中风桂枝汤证;卫欲敛而风欲泄,卫敛寒闭,即是伤寒麻*汤证。风愈泄而卫欲敛,卫欲敛而风欲泄,是伤寒之后,营卫内郁,风寒互搏的一种状态。风胜则为中风,寒胜则为伤寒。
4古方桂枝,皆言桂心,是桂枝去皮之义。伤寒剂量,一两约为15克,三两约为45克,现代医家畏不敢用,皆三分之一剂量用之。其又有一部分辩证时拿不准,不敢依伤寒之量,故退而求其次,保守用之,此实不懂桂枝汤也。太阳有禁忌用桂枝三条,温病中也有禁用之条,学完桂枝禁忌三条,与认识区别温病之后,则用之无虑。内伤杂病者,无表之闭,基本皆可以用之,此后学则知。桂枝,外能通经解肌,内能疏肝通经,伤寒病第一要药。
5 熬法,服法,与忌口。多喝热水!
桂枝汤七味,(口父)咀(就是打碎,今天很少人会遵循此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此就是啜热粥暖胃,以助桂枝药力达表。这就是感冒,医生让你多喝热水之义,是为了让你出汗解表的意思,不是多喝水喝凉水之义。温覆令一时许,通身微不汗出益佳,不可大汗流漓,病必不除,大汗出却不能通经解肌,或大汗出而内燥,故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者,可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中风,发热汗出,用桂枝汤,为何还是为发汗,还是要见汗出。中风见汗出者,风泄卫气也,用桂枝汤见汗出者,是通经解肌,调和营卫之义,营卫和而自汗出也。区别于麻*汤的麻*发汗。多喝热水,嘘溜热水之义,一是胃热会外蒸,以助汗出解表,汗出还不内燥,还不能多喝,一升余,药一升余,粥一升余,这就一斤多了,水多不利于脾胃运化,不能发表反胃中壅满。太阳之表,发于阳明之阳也。故言啜稀粥。
购书,进群,加好友(微商广告——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元御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