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饮
茯苓饮是经典的痰饮病方,传统的健脾理气化痰方,具有消痰气、去宿水、除腹胀、令能食的功效。适用于腹胀、心下痞、食欲不振、吐水、胃内有停水为表现的疾病。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枳实二两(炙),橘皮一两半(切)。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外台秘要》)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方。(《外台秘要》)茯苓15g,*参10g,白术15g,生姜0g,枳壳15g,陈皮15g。以水mL,煮取mL,分~3次服用。胸满腹胀、呕吐痰水、胃内辘辘水声、食欲不振者。消瘦,面色*白,缺乏光泽,唇舌黯淡,或面部轻度浮肿;食欲不振,缺乏饥饿感,或进食后腹部胀满,经常嗳气、吐水,反酸烧心;腹壁软弱无抵抗,或腹壁虽拘急但按之无底力,多见有胃内振水音和上腹部积气;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血压偏低。首先推荐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使用本方,亦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辨病使用本方:(1)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病(如胃下垂、胃动力不足、慢性胃炎、胃溃疡、阿司匹林伤胃、厌食症)、肠病(幼儿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及慢性胰腺炎等;亦用于腹部手术后疼痛等不适。()非消化系统疾病,如心功能不全、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子宫脱垂、低血压、晕车、湿疹、冻疮等。附录:本书循证医学证据强度标准(1)吐水者,胃内停水者,苔腻者,可用苍术。()呕吐剧烈、烦躁头痛者,合吴茱萸汤。(3)恶心者,加半夏。现代多将此方与半夏厚朴汤联用[]。(4)胸闷痛者,合茯苓杏仁甘草汤,或合桂枝生姜枳实汤。(5)便秘者用生白术,量可达30g以上,也可加麻仁。相关阅读:茯苓饮《外台秘要·风痰方五首》又茯苓汤,主风痰气发,即呕吐欠呿,烦闷不安,或吐痰水者方。茯苓(三两)人参生姜橘皮白术(各二两)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温分三服,中间任食。忌大醋、桃李、雀肉等。(出第十七卷中。)又茯苓饮,主风痰气,吐呕水者方。枳实(炙,一两)茯苓白术人参(各二两)生姜(四两)橘皮(一两半)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中间任食。忌桃李、雀肉、大醋。(张文仲处。并出第六卷中。)《外台秘要·痰饮食不消及呕逆不下食方九首》《病源》:夫痰水结聚在于胸腑、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脾胃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食也。或令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出第二十卷中。)《延年》:茯苓饮,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方。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枳实(二两,炙)橘皮(一两半,切)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仲景《伤寒论》同。出第十七卷中。)《外台秘要·脚气呕逆不下食方》《延年》:茯苓饮,主脚气肿,气急上气,心闷热烦,呕逆不下食方。茯苓(三两)紫苏叶(三两)杏仁(三两,去两人皮尖,碎)橘皮(三两)升麻(三两)柴胡(三两)生姜(四两)槟榔(十二枚,并皮子碎)犀角(二两,屑)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一人行八里久。忌醋物。(出第十九卷中。)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经方使用手册》(第4版)
作者/*煌。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喜欢*煌老师的著作欢迎购买正版图书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