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寇秋爱教授辨治疑难痹证经验分享
TUhjnbcbe - 2021/6/16 21:15:00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思想发微

一、理论来源

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贼风偏枯方论》:“论曰:贼风偏枯者,是体偏虚受风,风客于半身也。人有劳伤气血,半身偏虚者,风乘虚而入,客于半体,名为偏风也。其风邪入深,真气去,邪气留,发为偏枯。此由血气虚损,为风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故令偏枯也。…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治之先宜养血,然后驱风,无不愈者。宜用大八风汤、增损茵芋酒、续断汤。”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痹》:“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筋痹,即风痹也。…防风汤主之,如意通圣散、桂心散、没药散、虎骨丸、十生丹、一粒金丹、乳香应痛丸”。以上诸方多用了当归,有的还加了川芎、首乌,通过养血活血,促使气血流通,使风邪易去。

二、理论解析

①体现扶正祛邪的思想。从临床看,痹症多因虚致病,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②“治血”最为紧要,因为血脉首先受累。

③根据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偏虚不同,除养血活血外,或益气温阳、或补肾、或健脾等,宜随证治之。

三、应用—案例分析

1、寒痹案(纤维肌痛综合征)

女某,37岁,年7月11日首诊

现病史:右膝关节痛近1年。久治不愈(针灸、拔罐、口服中药等)。

诱因:吹空调受凉。

刻下症:周身怕冷,膝关节冷痛。大便正常,纳可。脉细,苔薄白。

诊断:寒痹

治则:祛风散寒,养血活血

处方:养血温通汤(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15g赤芍15g桂枝10g细辛3g

通草10g防风10g羌活10g川芎10g

*芪30g姜*10g川牛膝30g生甘草10g

14剂,水煎服

二诊:年7月25日

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上方去*芪,加制川乌6g祛风除湿,温经止痛。14剂,水煎服。

三诊:年8月8日

药后有改善,大便不畅,脉细,苔薄白。

处方:1.上方加枳壳10g。14剂,水煎服。

2.血府逐瘀胶囊6粒,bid,口服14天。

医嘱:加血府逐瘀胶囊助养血活血之力。

四诊:年8月22日

关节疼痛消失,凉减≥80%。

刻下症:双膝仍稍感凉。大便2-3行,矢气多。脉细,舌体胖。

处方:上药改枳壳5g,续服2周巩固疗效。

用药6周,临床显效。

本案分析:

空调:“风寒湿三气杂致”。

轻症:养血活血,祛风除湿散寒;重症或久病:需气血阴阳兼顾。

临床上,“空调病”往往经久不愈,而且以女性居多。女性有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致气血常有不足,一般祛风散寒之剂很难奏效。本案发病一年余,久治不愈,而且病久入络,更易耗伤气血。

当归四逆汤主治“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即治阴阳气血皆虚之证。用其通调阴阳气血,并用防风、羌活、细辛、川乌等药祛风除湿散寒,共奏良效。

临床要随证而变通,灵活应用。本案祛邪有祛风、散寒、燥湿,扶正涵盖养血、温阳及健脾多个方面。杂中有方,乱中有序。

2、骨痹案(非骨关节炎)

女某,35岁,年12月26日首诊

现病史:年始腰痛。二胎后因劳累腰痛加重近一年半。

刻下症:①周身关节痛:腰、下肢、双肩、双手关节夜间疼痛甚,不能平躺。

②不耐劳顿:不能久坐,晨起双手无力,甚至手抖不能持物,气短。

③平素手、足凉,因月子里开车受凉甚。

④月经量少。

⑤饮食清淡,以零食为主,便秘(大便不畅),2日1行。⑥脉平,苔少,舌边暗。

本例特点:消瘦、全身关节肌肉疼痛,虚弱不堪,不耐劳顿(不耐久坐、晨起手抖不能持物、搬不动婴儿车),严重影响生活和情绪。

诱因有三:⑴腰因扭伤后疼痛,产后加重;⑵针灸理疗治疗腰痛后,汗出当风;⑶因月子里开车受凉致手冰凉。重叠受邪。

检查:自身抗体ANA谱均为阴性,血沉、肝功能正常。骶髂关节核磁:1.双侧骶髂关节骨质硬化,左侧局部水肿;2.双侧臀部、腰骶部皮下及竖棘肌筋膜炎;3.盆腔积液。

诊断:骨痹(骨关节炎)

治则:补肾强骨,通痹止痛

处方:二仙汤加减

仙茅15g仙灵脾15g当归15g巴戟天15g

*柏10g补骨脂15g狗脊30g川断15g

炒杜仲15g赤芍15g生甘草10g生*芪30g

葛根30g牛膝30g百合30g*参30g

水煎服,日一剂*14

二诊:年1月11日

整体改善,后半夜腰痛消失,手转暖一些。

刻下症:除首诊症状外,药后大便干、夜渴;已泡脚20天;肩颈受凉时痛,有寒冷感;眼干。脉细,舌尖苔少,苔薄白,质稍暗。

处方:上方去*参,加麦冬15g,石斛15g。14剂,水煎服。

医嘱:停止泡脚。加盘龙七片助温通散寒之力,“月子病”。

年1月25日、年2月18日,规律复诊,予上方加减。

五诊:年3月19日

诉:继续好转,站立后腰酸楚大减。可以去图书馆坐大半天了(之前只能坐一小会儿),能搬儿童车了。

(按照治疗方案用药42天病情好转。)

六诊:年4月6日

整体好很多:可以平躺了,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由就诊前不能拖地到现在可以带孩子玩3-4小时,可以出汗了。

刻下症:劳累后双髋及骶髂关节不适,时足跟痛;近20天双膝部位痒;整体仍偏寒,气短;纳一般,大便干;脉平,苔似少,质偏暗。

检查: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查:正骨脊柱密度T值:-0.5;髋关节骨密度T值:-0.6。

诊断:骨痹

治则:补肾强骨,通痹止痛

处方:五诊方去*芪、知母、防己,加太子参30g、补骨脂15g、*精15g、防风15g。

14剂,水煎服。

该患者就诊时状态差,经治疗12周,症状明显改善。

本案分析:

1.开始误诊为骨关节炎,幸得以中医思维辨证论治,未耽误治疗;

2.对于西医不能诊断的疾病,通过中医思维分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这是中医不可替代的优势。

3.本例患者病情较重,严重影响生活。经治疗12周,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喜形于色,“舒服多了!”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寇秋爱教授辨治疑难痹证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