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本求真《皇汉医学》
大塚敬节《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研究》
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李克绍《伤寒论语释》
江部洋一郎《经方医学》
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
陈雁黎《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析》
一、相关条文
《伤寒论》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治第四》:附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二、条文解析:
1.微结:心下微结,既不似大陷胸汤之结如石硬,也不似大柴胡汤证之心下急,只是心下微有结滞感,微发满的感觉。其机制则认为是饮停心下导致。
2.小便不利:心下停饮,水道不畅。
3.渴而不呕:a饮停心下,胃津不至口而口渴。b津液亏虚而虚热作渴,渴的程度当不严重。
4.但头汗出:a气上冲则头汗出。b误治伤及胃中阳气,阳气不足则郁闭于内不能达表,其发热也不重,呈发热时间远少于恶寒时间,或但寒不热的特点。故只能达到但头汗出的程度,不能引起全身汗出(用桂枝助柴胡以解外)。
5.往来寒热,寒多微有热,但寒不热:见上段。
6.心烦(易怒),往来寒热,为柴胡证
7.此为未解也:指既有表证未解,也有柴胡证未解。
三、腹证:胸胁苦满轻微,有时甚至不能证实。
一般腹部弹力弱,多见脐部悸动亢进。(是腹部大动脉搏动明显的原因)
四、方证特点
1.尚有明显的疲倦乏力症状,要重于小柴胡汤证。
多见微寒,血色不佳,悸动,气短。
大便呈软便倾向的场合多于秘结的情况。
2.本方证为误治伤及胃中阳气及津液,胃中没有饮或者有也是很少。
3.本证少阳气机不畅与邪在少阳、胃阳不足、胃津不足、心下有寒饮有关。
五、方解
柴胡
*芩
半夏
人参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芍药
枳实
大*
龙骨
牡蛎
铅丹
茯苓
桂枝
干姜
花粉
小柴胡汤
半斤
三两
半升
三两
三两
三两
12枚
大柴胡汤
半斤
三两
半升
五两
三两
四枚
二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四两
一两半
二合半
一两半
一两半
6枚
二两
一两半
一两半
一两半
一两半
一两半
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斤
三两
二两
二两
三两
二两
四两
柴胡桂枝汤
四两
一两半
二合半
一两半
一两
一两半
6枚
一两半
一两半
1.方解
①柴胡、*芩:疏理少阳气机,解半表半里之邪热。
桂枝、甘草:解表,助柴胡解未尽之邪;降冲逆,治心悸、气上冲。
干姜:鼓舞胃中阳气,祛除心下寒饮(温化寒饮)。
栝楼根:生津、清热、润燥,为强壮性滋阴药。
牡蛎:软坚散结,化痰清热,(痰结有效)。二药合用解渴力量强,同时能散微结(化痰结、畅气机)。a不呕不渴的柴胡证,常用栝楼牡蛎散。b栝楼根润下,合咸寒的牡蛎,可通大便,故应用时要求大便秘结或偏干,大便稀者不可用。有争议。
②桂枝:陈潮祖先生经历,肉桂却有截疟功效,临证治疟若改用肉桂疗效更佳。
③姜桂辛温之性,在痰饮未消之时,反可致胸热、心烦,即“初服微烦”,痰化饮消之后,三焦通畅,柴胡即可使阳气透出体外,濈然汗出而解,烦也消失,即“复服汗出则愈”。
④诸药合用使少阳三焦气机得以畅通,心下之饮除,胃中阳气津液得以恢复。
2.应用指征:治小柴胡汤证,津液枯燥,不呕而渴,心下感觉略有结滞,或有表证寒多微有热,但寒不热,有心悸、气上冲,同时感觉疲倦乏力症状明显者。(以及胸腹有动者,即心脏及腹部大动脉搏动较著,牡蛎证。)
六、应用范围
1.胡希恕常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24*芩9桂枝9干姜6牡蛎9花粉12炙甘草6当归9川芎9白芍18茯苓12白术10泽泻18
①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无名低热,红斑狼疮,贫血,妇女月经不调致血虚疼痛,不明原因身上疼痛伴瘀血证(瘀斑、喜忘等),青光眼。
慢性肝炎肝功不好加丹参、茵陈,胁痛重加王不留行(祛瘀定痛的温性药利于虚寒不利于湿热)。
青光眼,头痛剧烈者,加吴茱萸有效。
②当归芍药是强壮性祛瘀药,适合于虚证伴瘀血。
桃核承气汤、大*牡丹皮汤、桂枝茯苓丸均不宜于虚性瘀血。
2.常配伍方剂
血虚浮肿合当归芍药散,浮肿或有汗合防己*芪汤
腹胀食欲不好合半夏厚朴汤,头痛头晕吐涎沫合吴茱萸汤
小便不利、大便溏、小腹胀,合五苓散
肝区疼痛明显或左上腹痛,合桂枝茯苓丸
肝区疼痛轻或胸痛,和旋覆花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