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治疗痛风有哪些方法中药降尿酸无特效药
TUhjnbcbe - 2021/4/30 16:27:00

可免费查阅:董氏奇穴处方穴位查询疾病查询董氏针灸*帝内经针灸学中医视频伤寒论系统解剖学

中医将痛风、类风湿、风湿等疾病都归于痹症范畴

在中医理论中痛风属于“痹症”

在我国古代的中医学典籍中,“痛风”这个疾病名词并不存在,而是被归于“痹症”的范畴。在影响了中医数千年历史的《*帝内经》中便最早提出了痹症的概念,还有《痹论》和《周痹》两篇专门的专著,其中就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

《*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典籍

痹症是什么意思呢?痹症指因感受湿热、寒邪,引起四肢关节、筋骨、肌肉出现了疼痛、麻木和活动不灵,尤其是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上常常会有反复发作而且逐渐发展,最终导致出现关节功能障碍或者关节畸形。从这样的定义上看,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关节病变,都归于痹症的范围。

《*帝内经》关于“痹症”的阐述,在后来者的医学著述中得到了延展,比如《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脉灸经》中,就将“痹症”按关节部位分为疾畀(痹),踝痹以及足小指痹;而在《伤寒杂病论》与《金匮要略》中,则指出了“历节病”,又称为白虎历节,用现代医学观点看,就是指向了痛风,其相关症状的描述是“诸肢节疼痛,肢体尪羸……”

当中医逐渐发展,辨证施治的观点逐渐成熟后,痹症分为了行痹、痛痹、着痹、热痹、顽痹、气痹、脏腑痹症等几大类,而痛风则归于热痹。热痹的主症特征是关节红、肿、热、痛,发作时不能活动屈伸,伴有发热、畏寒、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发作久后可以出现皮下结节(痛风石),关节强直畸形等。你看看,这是不是符合痛风畸形发作时的特征呢?

中医关于痛风的病名是由朱丹溪提出的,朱丹溪对于痛风的临床症状和理法方药有专门的论述,现代人称“丹溪痛风学说”,在《格致余论·痛风论》中朱丹溪认为:“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

《格致余论》中关于痛风的治疗方药至今仍在使用

中医认为热痹尤其是痛风的病因是由于体虚气血不足,阳虚无以卫外而导致风寒湿邪入体,造成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滞于肌肉关节,而导致关节肿痛红热、皮下结节形成。所以我们说,痛风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在中医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在古代也未必罕见,只是一直没有用现代医学技术研究证实而已。

中医认为痛风病因是“筋骨经脉失养”

在中医学中,主要认为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在于先天禀赋不足,人体正气不足,脾肾功能失调,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导致筋骨经脉失养;或者饮食不节,饮酒上伤食,过食膏粱厚味及醇酒肥甘,损伤脾胃,脾胃亏虚,积湿成热,湿热留滞关节;或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邪袭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或弊病日久,耗伤气血,损伤阴液,气虚血瘀,津聚痰凝,痰瘀互结。总而言之,内外合邪,闭阻经脉,流注关节,使关节、经络、筋骨、血脉乃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出现关节肿大、酸楚、僵硬、疼痛、畸形、重着及屈伸不利,关节周围瘀斑、结节,甚至内损脏腑并发相关内脏疾病等。

查看完整视频点击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治疗痛风有哪些方法中药降尿酸无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