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影响中药质量的五大因素
TUhjnbcbe - 2021/1/30 15:44:00

中药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本人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主要存在于药物的品种、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环节,现将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概述如下。

1、药材品种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药材的品种直接影响到中药真伪,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各地用药习惯差异,习用品种不同及资源开发中代用品和新兴品种的投入使用,使得一药多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物多名现象十分普遍。有些中药来源比较复杂,往往有数种甚至数十个品种。不同的品种,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少则数倍,多则几十倍。如不同来源的莲子心,甲基莲心碱的含量差异就较大,低的无法测定,高的可达0.88%,如此大的差异,其临床疗效差异显而易见。中药防己,自古就分为汉防己和木防己,有“治风用木防己,治水用汉防己”之说,可见品种不一,功用就有所不同。现代临床用防己有粉防己、木防己、广防己等,主要属防己科及马兜铃科植物,各种防己所含生物碱成分差异较大,所以从年起《中国药典》仅将粉防己作为防己的主流品种使用,而将广防己单独收载入药,表明二者有所区别,但临床中混用现象仍常出现,已有多起防己致肾脏*害的报道。山豆根在我国南方用豆科植物柔枝槐的根,而北方用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两者科属完全不同,其化学成分、用量及*性亦有显著差别。以上均说明药材品种不同,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质量及疗效。

2、药材产地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天然药材的生长和分布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对其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此历代医家论述很多,如宋代寇宗轼说:“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梁代陶弘景亦说:“诸药所生,皆有境界”,陈嘉谟《本草蒙筌》也谓:“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所以自古医家推崇道地药材就是这道理。现代研究也证实上述认识,如葛根中总*酮的含量,产于吉林的葛根中高达12%,而产于贵州的仅为1.77%;生长在北方的青蒿,其青蒿素含量远比生长在南方四川、广东等地的低;广州石牌产的广藿香含按发油虽然较少,但从中分离出的抗真菌成分广藿香酮的含量却较多,质量优;而海南岛产的广藿香含挥发油虽然较多,但从中分离出的抗真菌成分广藿香酮的含量却甚微,质量次。新疆产甘草甘草甜素达11.1%,而内蒙古产者仅5.2%;地*中梓醇具有降血压糖,利尿和缓泻作用,河南武陟产者含0.18%,广东增城产者为0.%,浙江仙居产者为0.%,竟有倍之差。随着药材消费量的日益增长,有的道地药材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在积极扩大道地药材生产的同时,进行药材的异地引种和药用动物的人工驯养,亦成为行之有效的解决供求矛盾的途径,值得重视的是引种和驯养都必须保证原药材的性能和疗效。

3、采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对中药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药物成分是不同的,适时采收中药材,对保证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元代名医李东垣指出:“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明代陈嘉谟《本草蒙荃》中亦说:“草木根梢,收采宜秋末春初,春初则津润始萌,未充枝叶;秋末则气汁下降,悉归本根??”。所以,历代医药家为了保证中药质量,便总结出一系列的中药采收时间原则: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至春初采收,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一般在花开前或果实未熟前采收,花类一般含苞待放或初开时采收,果实一般在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全草一般在茎叶茂盛时采收等。实验证明,柴胡总皂苷含量1年生者高于2年生者,虽然后者根的长度直径和分支数目高于前者,但由于柴胡皂甙主要存在于皮层的厚角组织中,随着根的增粗,皮层所占比例下降,因而1年生者优于2年生者;3~5年生人参根中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14%、10.04%、11.32%,人参植株花蕾长出后,非留作采种植株均要摘蕾和疏果,以利根部发育,去除全花者,根总含量可增加50%。甘草所含的甘草甜素在开花前期达10%以上,在生长末期(秋季)甘草甜素仅含3.5%,相差近3倍。再如薄荷,在花蕾期挥发油含量近3%,花后期挥发油降到1.5%,但药材总产量却增加l倍多,药农则往往在花后期采割,这就大大降低了薄荷的质量。这些充分说明采期对中药质量的重要性,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该禁止,应在既保证质量又能获得较多数量之间选择一个最佳时机采收中药。

4、炮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中药素有一药多效之能,加工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明代陈嘉谟指出:“凡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现代医学也通过实验证明了炮制对提高中药质量的重要作用。如当归、川芎、前胡、大*诸类需水润切片的中药材,浸润不当有效成分随水流失,其药效就会下降。在炮制过程中,加热方式的不同、火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都对中药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干姜辛热,回阳温中、温肺化痰;炒焦后的炮姜苦温而涩,辛散与温中作用减弱而用于虚寒性的吐血、血崩等症;火力加大而成姜炭,则辛辣物质破坏而专温脾止血。王不留行,因种皮厚,质地坚硬,生品不能入药,需炒制后供药用。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王不留行炒后要80%~90%达到爆花,成品花大,色白,味香。但目前供应的王不留行爆花率只达50%,其中一半为僵子,如配方使用,会直接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以其水溶性浸出物进行分析,经测定60%爆花率其浸出物达11.69%,80%~90%爆花率其浸出物可达13.11%~13.8%。醋制延胡素后,其有止痛作用的延胡素水煎液含量由生品水煎液的25.06%提高到49.33%,可见,炮制也是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5、贮藏保管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中药质量的好坏,除与以上因素密切相关外,贮藏保管对其品质亦有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中药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受空气、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贮藏保管不当,会使中药有效成分耗损或药材变质,不仅中药的疗效难于保证,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如含芳香成分薄荷、花椒、藿香等因光照或久藏,易造成气味散失,杏仁、桃仁、柏子仁贮藏温度过高,会发生粘连、走油甚至虫蛀,湿度太大时,有些药材如芒硝潮解,枸杞、熟地因吸潮而发软、发霉,贯众、常山贮藏时间过长其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外表虽然看不出有太大变化,但其药效会降低。这些均说明贮藏保管对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性。所以要经常做好检查,在入库前,要测定中药的含水量是否符合贮存要求,是否有虫蛀霉变现象,如含水量超过规定标准,必须烘晒干燥后再入库,如有虫蛀霉变现象,必须经过整理或消除虫害以后再入库,入库后也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还要采取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随时更新库存,不使变质,以保证中药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的品种、产地、采收、炮制、贮藏保管与中药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工作中若不认真对待,都会造成中药质量的下降,导致临床疗效的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药用价值。因此,我们中药工作者应从以上几个方面把好中药质量关,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

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润邦事业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响中药质量的五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