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TUhjnbcbe - 2020/12/14 15:31:00
对于药物的机体反应,一是治疗作用,二是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不是中药没有副作用,而是我们的先哲自“神农尝百草”起就把中药的副作用当成治疗作用来总结中药的药性和功效。所以,对于中医来讲,药用对了,就没有副作用,药用的不对,也会致病。药用的到底是不是对的,这个话题在中医的论战中永远不缺口舌之争。但疗效是实在的,可往往对中医的疗效却不是那么容易说的清,尤其是在当下以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医的疗效是不是合适,在学界还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有些患者在服中药后出现“瞑眩反应”,作以简单的说明。出自《尚书·说命篇上》。孟子释曰:若药之攻人,人服之不以瞑眩愦乱则其疾以不愈也。瞑眩就是目眩头晕,是用药后病情好转的迹象。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治疗量与中*量相近的一种状态,以其药量恰到好处,故其效亦佳。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对瞑眩的认识也渐为丰富。岳美中先生曾言,凡服非吐下剂而出现吐下且药后病情好转或痊愈者,皆是瞑眩之象。并指出:深痼之疾,服药中病则瞑眩,瞑眩愈剧,奏效愈宏,今人更有将药后出现鼻衄、战汗、昏冒、心烦、吐水、腹泻等现象皆视为瞑眩者。由是可知,瞑眩乃疾病向愈之佳兆,本不足虑,但由于其之出现难以预料,又恰似病情加剧或药物反应,往往会引起病家误解和惊恐,医者若阅历未到,则慌乱或不能免。现在医患关系不是以前那么信任,医者处方用药都相对保守,用药平和而多制约,剂量不够而多补药,宁可取效慢,也不让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感。那么,中医在解决疑难重症的疗效也就自然可知了。中医不是慢郎中,中医也不是解决不了一些疑难重症的问题,而是我们医者有没有这个经验和技能。服发汗药当出汗,但也有不出汗而出血。《伤寒论》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汤主之。———太阳伤寒日久,阳气郁闭日甚,服用麻*汤,出现了发烦、目瞑、衄血(鼻出血),为什么服药前没有而服药后出现这些新情况?原文解释了原因“阳气重故也”,体内阳气被外寒郁闭太严重了,在麻*汤强大的开宣腠理的作用下,阳气向外透散,出现了一时的烦躁、头晕、鼻出血。不服发汗药而汗出。《伤寒论》条: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柴胡汤本不是发汗剂,但因为病人被误下,伤及正气,小柴胡汤能扶正达邪,所以出现战而汗出。《金匮要略》在乌头桂枝汤后注中提到: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患者服用药物后如同喝醉一般,还出现呕吐,是药物对证,出现的瞑眩反应。《金匮要略》在防己地*汤后注中提到,患者服药后:大便当如漆。———服用地*含有铁质,导致大便色黑如漆。在硝石矾石散后注中提到: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大便正黑,是候也。在茵陈蒿汤后注中提到: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湿热随大小便排除的反应。《金匮要略》在防己*芪汤后注中提到: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水湿之邪部位偏表,服药后体表的湿邪在药力驱动下开始移动,所以有虫行感。治疗粉刺,服药开始会出现粉刺增多趋势,但后面消退的也很快。治疗痹证,服药开始会出现疼痛加剧趋势,但后面疼痛消失也快。中医在调节血压、血糖、血脂的过程中,开始也会出现短暂的升高,关键在于能不能改善身体不适,如果有改善三高自然也会降下来,人的体质不同,合并的其他疾病也不同,服用的西药也不同,所以效果也不一样。有时我们在服中药期间提倡暂时减少或停用西药,把三高降到一定程度,再用西药维持或是控制。而盲目地加大或是多种西药并用来降低三高都是不可取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也会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很多时候三高不降往往是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用中医的话讲,就是体质的问题。中医调节三高,在临证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中药汤剂一般起效相对于西药片剂较快(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快),持续时间也较短(血药浓度下降快),所以,有时在监测三高时往往发现不理想,这就需要在用药上想一些办法,要么处方上用守药(但有时会影响疗效),要么每天多次服药(我们以前采用“大-小-大-小”剂量四次服药法,但对于患者来讲很不方便),现在我们采用的是配合应用胶囊或小丸剂(多采用调-降-守的三合思路组方)。何叶草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不瞑眩,厥疾不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