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好补,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味补益的中药材,比如冬虫夏草、鹿茸、人参、枸杞、当归、黄芪等等,有补阴的,有补阳的,有补气的,有补血的。在当下,保温杯里泡几片黄芪、几粒枸杞,那可是养生爱好者的标配。
在这些众多的补药之中,最为人们所熟知,也最常用的,恐怕就属黄芪了。黄芪也是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为医家、病家所喜。其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更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应用极其广泛。
色黄卫气喻长寿
▲黄芪药材黄芪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它的别名又叫“戴糁。”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名叫戴糁的民间老中医。戴糁六十多岁,医术精湛,为人厚道,老人形瘦,面色淡黄,人们称他为“黄耆”以示尊敬,意为面黄肌瘦的老者,他后来为救一个坠崖小儿而不幸牺牲了。
黄芪古时写作“黄耆”,《本草纲目》解释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指出了黄芪的颜色;“耆”,长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耆是年长,二是说黄耆长得非常长,所有的根类中药,没有比黄耆再长的。
黄芪之所以被古人认为是“补药之长”,源于其生长环境和生长特性。质量上乘的黄芪生长于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这些地区干旱缺水、日夜温差大、光照充足,使黄芪茎高大直立、枝叶茂盛,得水泽之精,从而拥有显著的甘温补气、延缓衰老功效。
补益脾肺功效多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肺、脾经,可升可降,可表可里,具有显著的补气功效,且通过其补气而能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活血养血、生津止渴。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脾气不足的病证
黄芪色黄属土,归于脾经,具有十分显著的补益脾气功效。
1.补中益气。治疗脾气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四肢倦怠、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等病证,配伍、单用都有效,且一般用量较大,以炙黄芪为好。
2.升阳举陷。用于脾气不足而导致清阳不升出现的眩晕,脾气不足、固摄无权引起的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等。黄芪不但补益脾气作用强大,且能补气升阳、补气固摄,是治疗清阳不升、中气下陷病症的要药,常配伍柴胡、升麻等升提药,一般用量较大,如补中益气汤。
肺气不足的病证
黄芪归于肺经,甘温补气,具有显著的补益肺气作用,肺气不足的多种病证皆可应用。
1.益肺固表止汗。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而出现外感;肺气不足、汗孔开阖失常,则出现自汗、多汗。黄芪归于肺经,能补益肺气、固表止汗,是治疗体虚外感、自汗、多汗的要药,常配伍防风、白术,如玉屏风散。
2.益肺止咳平喘。主要用于肺气不足、肺肾两虚、肺脾气虚的慢性咳喘,表现为久咳久喘、动则喘息、呼多吸少,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大疱、肺气肿等疾病。
气虚水肿
气虚则推动无力,水液不能及时运行、排出体外而引起水肿。黄芪能益气以利水消肿,是治疗气虚水肿的常用药,可配伍茯苓、防己等,常见于慢性肾炎等多种肾性水肿。
血分病证
中医有“气为血之师”之说,意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保证足量血液在血脉中正常运行。气虚则生血不足而引起血虚,通过补气能促使血液生成,黄芪是补气生血最为重要的药物,常配伍当归,且黄芪的用量是当归的5倍,如当归补血汤。
同样,气虚则推动乏力,血行不畅易引起瘀血,如中风后遗症常常表现为气虚血瘀。因此,在治疗上通过补气促使血液运行,以补气活血化瘀,常配伍当归、川芎、赤芍等,如补阳还五汤。
消渴
气虚则不能生成津液、促使津液流动,就会出现水肿或口渴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如消渴。黄芪通过补气作用,既能生津又能行津,还能升津,是治疗消渴的要药。现代研究也证明,黄芪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疮痈久溃不收口
有些外科、皮肤科患者,局部疮痈溃烂、久不收口,原因在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治疗上,除消疮排脓之外,还当补益气血、收敛疮口。黄芪能补气生肌、托疮排脓,配伍当归、金银花等药,可用于皮肤疮痈后期。
▲黄芪饮片
典籍记载,各家之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
《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
《日华子本草》:恶白鲜皮。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症癖,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
《药类法象》: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如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纯阳。甘微温,性平,无毒。入手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少阴、命门之剂。《心》云:补五脏诸虚不足,而泻阴火、去虚热,无汗则发之,有汗则止之。《珍》云:益胃气,去肌热,诸痛必用之。
《本经逢原》:黄芪性专实卫,温补下元,而当归补血汤,曷不用地黄之属,反用此三倍于归,其义何居?盖阴血之虚而发热,明系阳从阴亢,自必峻用阴中之阳药为君,兼当归引入血分,自然阳生阴长,阴邪退听而亢热除矣。若用纯阴滋腻,徒资胶滞,热无由而散也。是须黄芪固护其营,不使重夺其汗,而阴自守、热自除矣。昔人言无汗不得用黄芪,服之令人胸满。皆指表实形瘦色苍,胸中气盛者而言。若卫气虚衰之人感寒,虽用表药,多不能作汗,须用黄芪建中之属,始得汗解,不可拘于俗见而废圣法也。
哪些人适合用黄芪?
那么,什么样的人群才比较适合使用黄芪或者说使用黄芪比较安全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教授总结了这类人的特点:
他们的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缺乏光泽。肌肉松软,浮肿貌,目无精彩。腹壁软弱无力。平时易于出汗,畏风,活动后气促,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稀溏,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皮肤黄黯,易于感染或溃疡。总体给人一种“虚胖”的感觉,尤其是腹大而松软。
▲炙黄芪饮片
用量多少需分清
黄芪应用十分广泛,不但是医家手中的常用药,而且也是大家用于养生保健的常用品。应用形式多样,有熬粥、煲汤、茶饮等,由此涉及黄芪的用量问题。
作为药用,黄芪入汤剂的用量跨度较大,在10~60克,甚至更大,取决于黄芪所主治的病证和同用药物之间的剂量之比。
作为食用,黄芪的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每天10克以下,多用会产生内热和腹胀等不良反应。
对于没有明显气虚的人群,不主张平时随便食用黄芪。而出现感冒发热、病邪亢盛、饮食积滞、湿热内蕴、热毒的人群,禁用黄芪。
食疗
黄芪自古也是“药食同源”的药物,是平常百姓生活中煲汤常用的养生食材,最常被用于熬粥。宋代,苏东坡喜欢煲黄芪粥来补养,留下“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的诗句。
黄芪粥
组成:黄芪10-30克,大米克,白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黄芪片用冷水浸半小时,水煎取汁,用黄芪水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
功效:补益脾肺,益气升阳,固表止汗。
适应症:适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不固,汗出异常及平素易感冒等。
黄芪枸杞茶
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水煎后代茶饮用,对气血虚弱的人群效果更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