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土类方很多,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资生丸等。而取名补肺汤、组方有不同,均又藉培土以生金者也有不少,如《备急千金要方》补肺汤(黄芪、甘草、钟乳、人参、桂心、干地黄、茯苓、白石英、厚朴、桑白皮、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门冬、大枣),《圣济总录》补肺汤(黄芪、桂、生干地黄、赤茯苓、厚朴、紫菀、陈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门冬、甘草、钟乳粉、白石英、人参、桑根白皮),《永类钤方》补肺汤(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等。《罗氏会约医镜》另有补土保金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麦冬、贝母、款冬花、山药、扁豆、苡仁),主治产后咳嗽,也属此类。
培土制水此法,即补脾消湿法,旨在通过调理脾脏功能,从而消解体内积聚的水湿。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常表现为长期的身体浮肿,尤其是腰部以下部位更为显著。同时,伴有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不成形、小便量少、四肢无力、面色无华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舌质的淡白、舌苔的白腻以及脉象的沉弱等体征相互印证,共同构成了脾虚湿盛的证候。在中医理论中,脾、肺、肾三脏是水液代谢的关键。正如《景岳全书》所述:“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其标在肺;水惟畏土,其制在脾。”脾脏居中焦,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其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水湿的生成与代谢。一旦脾气虚弱,水湿便易滋生、停滞、积聚,形成湿邪。因此,《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针对脾虚湿盛的证候,中医常用健脾消湿的治法。如《丹溪心法》所言:“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常用的方剂有《金匮要略》中的防己黄芪汤,其组成包括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等,具有健脾利湿、益气固表的功效。此外,《重订严氏济生方》的实脾散、《灵验良方汇编》的健脾利水汤以及《胎产心法》的健脾利水汤等,均为健脾消湿的良方,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用。培土伏火此法,乃中医之精髓,旨在通过补益脾胃,来平息因脾胃虚弱而内生的火热。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观察到因脾胃虚弱导致的种种症状,如口疮频发、口臭难消、口唇干燥起皮、齿衄出血、咽喉疼痛难忍、牙龈红肿疼痛等,这些症状犹如火势熊熊,炽热难挡。更为严重者,可能出现长期低热不退,同时伴随食欲不振、大便异常(或稀溏如水,或干结如石)、舌质苍白无华、脉象沉弱无力,一派脾胃虚弱之景象。在古籍《脾胃论》中,李东垣首次提出了“阴火”的概念,但其所述详而不尽,留下了诸多探讨的空间。综合前人的研究与讨论,阴火被认为是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情绪波动导致的脾胃虚弱,进而导致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阳气浮动,气火失调的一种致病性邪火。治疗此火,不宜用寒凉之药直接压制,而应选择甘温之药补益脾胃,使火势自然平息。《本草纲目》中对阳火、阴火的描述更是生动而深刻:“阳火如野火燎原,遇草即燃,得木更旺,可以用水或湿土来扑灭;而阴火则如同暗流涌动,不烧草木却熔金石,遇湿则更旺,遇水则更炽,唯有以火逐之,以灰扑之,方可使其熄灭。”这种描述,将阴火的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景岳全书》中,对于虚火与实火的描述则更为形象:“虚火与实火,皆因中气之虚实而起。中气实者,如同严冬时节阳气内伏而井泉温暖;中气虚者,则如盛夏之时阴盛于内而阳浮于外,造成内外冷热颠倒的现象。”这种比喻,使得我们更容易理解虚火与实火的本质。而在《医理真传》中,对于补土伏火一法的认识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明确指出:“五行之要,皆在于中土。火无土则无法潜藏,如同无根之木,无法长久。”又说:“若脾土过弱,无法伏火,则真阳之气外越,造成身体诸多不适。”这种论述,强调了脾胃在调和人体阴阳平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治疗因脾胃虚弱而内生火热的方法——大补其土以伏火。《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中有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疗小青龙汤服后变证的记述。《金匮要略心典》对此释曰:“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血证论》亦言:“此治肾中水气腾溢,阴火上冲,面赤咽痛,咳逆诸病。桂、苓抑水下行,水行即是气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可以说此为补土伏火法的最早应用。临证中用于补土伏火的常用方主要有三:一为《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当归),用以治疗脾胃气虚,阴火内生的发热。李东垣曰:“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耳。今立补中益气汤。”《慎柔五书》亦云:“内伤发热不退,莫如补中益气加附子,芪、草倍之,甘温除大热故也。”但现今也有学者认为,本方的甘温除热并非甘温以除热,而是甘温并除热(柴胡、升麻)。二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附子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炙甘草),尤在泾在《金匮翼》中即以本方治疗口疮脾胃不足、虚火上炎证,谓“参、术、甘草补其中,干姜、附子散其寒,使土温则火自敛也”。其还在《医学读书记》记有一案:“王肯堂治许少薇口糜,谓非干姜不愈……盖土温则火敛,人多不能知。此所以然者,胃虚食少,肾水之气逆而乘之,则为寒中,脾胃虚衰之火被迫上炎,作为口疮。其症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手足逆冷,肚腹作痛是也。”现有学者认为,方中甘草一可以解附子之毒,二可以借补土以伏火。三为《医学发明》之三才封髓丹(黄柏、缩砂仁、甘草、天门冬、熟地黄、人参)。《医理真传》对方中的封髓丹(黄柏、缩砂仁、甘草)认识尤为独到,“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并谓其“能治一切虚火上冲”。蒲辅周老也认为:“甘草与砂仁相配伍,有补土伏火之效。”方中的三才汤为精、气、神三补之剂,天冬补肺,地黄补肾,人参补脾。两方合用而成为脾肾两顾、补土伏火之良方。
培土固木此法,即是通过滋养和强健脾胃来抵御和治疗因脾虚所引发的风症。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往往表现出手足轻微抽搐,或闭目摇头,甚至筋肉颤动,这些症状常伴随着昏睡时眼睛半开,面色和唇色发青,四肢冰冷,呕吐清水,气息微弱,神智不清,舌头短小且声音沙哑等。这一系列的症状,便是我们所说的慢惊风,亦被称之为慢脾风。《普济方》对此病症的形成有深入的探讨:“患者因长期呕吐腹泻,致使脾胃受损,或是慢惊风后,病情已经深入,最终归于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风邪得以乘虚而入,形成脾风。若盲目追求祛风,实则无风可逐;若单纯治疗惊风,又无惊可治。实则此症多为脾间痰涎积聚,虚热往来所致。眼合,乃因脾困气乏,神志昏迷,痰涎凝滞。”《柳选四家医案·评选静香楼医案》进一步指出:“四肢之气,源于脾胃。若脾胃虚衰,则无以滋养四肢,导致振颤。正如土虚则木摇,故头晕也。”这正契合了中医“土实则木牢,土虚则木摇”的理论。在治疗上,我们可以选择《医学正传》中的六君子汤、《和剂局方》的十全大补汤、《济生方》的归脾汤,以及《奇效良方》中的大醒脾散等方剂。其中,大醒脾散包含人参、茯苓、木香等多种药材,旨在补益脾胃,扶正祛邪。而对于“木摇”之症,我们还可以加入钩藤、蝎尾等药材,以平息风邪,安定心神。综上所述,补土这一治疗策略,其深远影响与广泛效用,远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述。补土不仅能生金、制水、伏火、固木,这些只是其冰山一角。在实际应用中,补土更展现出了生血、止血、生肌、止汗、固胎、止漏、止带等神奇效果,仿佛一把钥匙,能开启众多健康之门。土虚致病,如同大地贫瘠,万物凋零。这种广泛性的影响,恰恰彰显了补土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补土不仅是对土虚的直接治疗,更是对由土虚引发的金、水、火、木等脏腑病变的间接调理。从这一角度看,补土的治疗价值不言而喻。然而,补土的真正意义远不止于此。在内伤杂病的治疗领域中,补土如同一道独特的光束,为医者指引了一条新的治疗道路。当面对那些直接治疗本脏而疗效不佳的疾病时,补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思路。它告诉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有时候需要跳出疾病的表象,从更深层次的病理机制出发,寻求根本的治疗方案。这就是补土在内伤杂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也是其作为治疗思路或切入点的真正意义所在。#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