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伏天,汗出不透,湿排不出,该怎么办
TUhjnbcbe - 2024/9/10 22:40:00

说起三伏天最让人难受的,除了热,还有湿!潮湿闷热时,湿气排不出去“困”在身体里,人会因此而疲乏无力、胃口变差......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湿气困脾了。所谓“困”,就是湿气影响了脾气的功能,身体的水液代谢不顺畅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祛湿,还要补脾气,前者针对外邪“治标”,后者针对内里“治本”。五指毛桃加它中医讲“湿性重着”,湿气缠身的典型表现就是身体重着、发沉、头脑发蒙,头部好像被湿毛巾裹着一样,胖肿则是水湿停滞体内的结果,类似“湿胖”的成因。中医对此的解决办法是健脾祛湿,有个名方叫“防己黄芪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治的症状之一就是“身重”,即水湿内停而身体困重臃肿。从组方和方意上看,“防己黄芪汤”很简单,只用到了黄芪、白术、防己、甘草,其中的黄芪、白术用于健脾,增加身体推助水液外出的能力,再配合防己祛湿。后世基于这个方意,在祛湿消肿时,也都会用到黄芪。不过要注意:这个黄芪通常指的是北黄芪,与之相对的是南黄芪,又叫“五指毛桃”。补气之效虽不及北黄芪,但胜在性味平和,没有北黄芪的温燥问题。因此,中医治疗虚人哮喘须降气平喘时,恐北黄芪的生发之性影响降气,用的是南黄芪。此外,南黄芪的祛湿利水之效,也是黄芪、党参、白术等众多健脾药所不及之处。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腹水、水肿时,南黄芪既可作为药物,也可作为食补之用。但毕竟“五指毛桃”的健脾之力不如黄芪,要想保证祛湿的效果,最好还要有其它药食的加持,比如茯苓、莲子、赤小豆、陈皮。莲子、茯苓,这二者同样是性质平和之品,更适合夏天炎热之季健脾;茯苓和赤小豆相配,增加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效率,再配伍陈皮,就为祛湿打来了另一条途径,这就是皮肤。中医认为,陈皮不仅入脾还入肺经,而“肺主皮毛”,所以陈皮的宣肺功能,能帮助水湿通过皮肤排出,也就是中医说的“燥湿”。这样一来,除了通过利尿祛湿,还多了通过皮肤燥湿这条路,加上健脾的“五指毛桃”本身也有利湿效果,这样多管齐下的祛湿就会更高效,也更能应对“上蒸下煮”的三伏天高湿。

我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三甲)神志科中医范小会,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失眠症等。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进我主页粉丝群,把你的具体问题发给我,我来帮你辨证分析。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伏天,汗出不透,湿排不出,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