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治疗中风的药方补阳还五汤,为什么使用
TUhjnbcbe - 2024/9/9 22:23:00
补骨脂白斑抑菌膏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3.html

黄芪,是中医很喜欢开方、百姓很喜欢泡水的药食两用中药,中医方子里“十方八芪”,可见用量之频繁,百姓口碑里“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可见药效之确切。

黄芪入药主要有4种方式:生黄芪切片,清肺利水,固表升气;炙黄芪,补肺虚,改善血弱之症;炒黄芪,健脾除滞涨;酒炙黄芪,除肺寒,治中气下陷。

黄芪的用量,一般在15克以下;10—15克利尿,30克左右会抑制尿量;25克以内升高血压,35克以上降血压;15克以下补肺,20—30克补脾,超过30克一般是补肾。不同的用量产生不同效果,非常奇特。

中医对于大剂量使用黄芪的方剂,很多人想到《金匮要略》的防己黄芪汤,该方重用黄芪达三两,折算成现代计量单位,不少于80克。

其实,近代还有一个使用黄芪更大胆的方子,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瘫痿论》的补阳还五汤。该方使用生黄芪为4两,清制一两为现代37克,换算是该方用黄芪入药竟高达克之多。

补阳还五汤,全方7味药组成:生黄芪、当归尾、芍药、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以生黄芪为君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为臣药,芍药为佐药,地龙+芍药(兼)为使药。主治补虚降逆,活血通脉,扶正升阳。

补阳还五汤是根据历代名方改良而成,“祖父”是张仲景的胶艾汤,“父亲”是桃红四物汤。为什么叫“补阳还五汤”这个奇怪的名字?

补阳——从方子用药可知,重用生黄芪,生黄芪是入肺、提气的,作用是“补气”。

还五——王清任把人的正气分为十份,如果这些正气消耗过半,只剩五分,无力推动气血运行,出现瘀血,一定会有“偏枯之症”,就是中医所说的中风,现代叫卒中。中风会引起半身不遂。补阳还五汤就是把缺损的五分正气补足。

气补足了,瘀打通了,血流畅了,中风半身不遂的症状就会好转。

补阳还五汤虽然只有7味药,但方子里有“四大秘诀”,体现了中医遣药用方的精妙。

第一个秘诀:当归用“尾”。方子里的“当归尾”,是当归的根尖,中药里当归有头、身、尾三部分,均可入药且药效不同,当归头补血止血,当归身补血滋阴,当归尾活血养血又破血。在补阳还五汤里,当归尾是破瘀血的“尖兵”和“冲锋队”。

第二个秘诀:组方针对半身不遂的痞证、滞证、烦证、燥证,挥出四大重拳:

1、辛苦除痞证,当归尾、红花、桃仁、芍药,猛冲猛打。

2、辛咸除滞证,黄芪、当归尾、地龙,破瘀化滞。

3、酸苦除烦证,川芎、芍药,走窜通脉化肝郁。

4、甘咸除燥证,黄芪、地龙,补气通络。

第三个秘诀:补气药和活血药区分极为经典。全方只有黄芪1味补气药,但用量很大;另外6味活血破瘀药,药材多但用量少。意图是平衡,即补气、行血、祛瘀之时,不伤正、不伤阴。

第四个秘诀:黄芪用量极大,约克,先是补肾,再补脾,稳先天,固后天,其余益肺走表,气率血行,目的是温表祛风,升散降逆。

补阳还五汤除痞、滞、烦、燥之证,是治厥阴病,凉滞证、阴痞证的,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减少后遗症问题,症见脉细弱无力,呼吸气短气促,没有头热、心热的表现。

如果脉洪有力,弦硬有力,加上有头痛眩晕、阴虚血热、心悸发热的表现,就不适用了。它们对症的是中风初起之时,风邪急症、热盛痰结、肝阳上亢、肢体抽搐等问题,属于邪气实盛,应辩证使用安宫牛黄丸、续命汤、紫雪丹等方剂。

补阳还五汤,在对症使用时,如果担心病人受不了,黄芪用量可从30克—60克起步,逐渐加量,要久服缓治,通常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不能急于求成,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疗中风的药方补阳还五汤,为什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