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能否根治哮喘如何根治哮喘
TUhjnbcbe - 2024/8/31 17:0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m7kpmsm.html

作为一名中医,病人向您发问:“中医治疗哮喘能断根吗?”您会如何作答呢?中医虽是以辨证论治为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轻视对各类(病种)疾病的认识,在懂得了如何以中医的角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后,有必要学习中医对某类具体疾病的诊治,在学习了姚梅龄老师“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系列讲座后,对于中医对哮喘治疗的认知,中医能否根治哮喘、如何根治哮喘,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看法。故将笔记摘录于下,以供学习交流。

仅就五年来的姚老留存的病历资料来看,哮喘病历一共是64例,其中根治了25例,判断标准是停药后回访至少两年未有发作,多则有20多年,显效的有18例,就是随访了9个月到1年的,未发作的,以平为期,虽然按脉判断实际上已经断根了,但是还时间没到,没到两年,就不算断根,而算显效。那么有效的是14例,无效的是6例,无效的6例其中2例找出了我失败的原因,其它的还未找出原因。根治率和显效率加起来约等于68%。

一、哮喘难以根治的缘由——形寒饮冷(调护&误治)

(一)致病缘由

温度和湿度是生命的两大要素,寒冷可以带走我们外环境的能量,如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便会成为致病的寒邪(初始病因),早在西汉前,《灵枢》已再“形寒饮冷则伤肺”,受凉、饮冷后容易发生咳嗽、哮喘等肺系异常的表现,受了寒就会停饮、停湿,就可以引发顽固的哮喘、肠炎。

寒动其水的机制是寒邪压抑阳气,阳气不布水津停留而产生的。寒动其水,寒冻其饮,寒冻其湿,寒聚其湿,哮喘就会形成。本来人家孩子还是一个感冒,慢慢引起了支气管的病毒的感染,甚至肺有点感染,那是炎症性的喘。经过你一物理降温一输液,他慢慢就变成一个哮喘。

(二)滥用抗生素

药性偏寒的抗菌素的滥用也是促成哮喘的原因之一。

那药性为何分又如何分温凉?比如为什么讲黄连是凉药?附子是热药?例如附子,吃下去后如果过了量,你就会通身发热、脸红、出汗、烦躁、口渴、尿黄。就跟你在热的环境里面,你的身体受热的效应相近、相同,所以把它叫热药。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申明,附子干姜吃多了,尤其是桂枝这些温药配到一起吃,喉咙会红肿热痛,甚至会化脓。用张仲景的话说叫“必发痈脓”,这是吃细菌了吗?所以把一个炎症反应的病因,把微生物细菌感染当做唯一的病因是非常不完整的。也就是说你在化脓的病灶里面因为发现了细菌,所以在学术发展史上,热这个病因被自然淘汰是相当荒谬。炎症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是病因条件,甚至是外来的微生物条件,比如有些是无菌性炎症啊;第二个条件是身体条件;当你身体条件处于一种热性的条件,它同样红、肿、热、痛而化脓!这就是中世纪西医科学的地方,热不是病因呀?热是身体里面产生的直接原因。把这种药叫做热药,也就是说它的生物效应,吃了药的身体的生化效应,跟外面受了热的物理效应一致、接近、相似,就讲热药,为什么?热药助其阳。

第二个,凉药是什么?生物效应跟受了低温环境影响相同相接近,我们就把它叫凉药。用过度的用抗菌素来治疗感冒、治疗呼吸道的感染,治疗错了对象,本来多数是病毒感染,它却用抗菌素,而抗菌素的生物效应之一,就是产生类似于受寒的效果。因而它助了湿、长了饮,所以才发喘,所以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护理不当

第一条就是避寒保暖,这是第一要素;第二个是清淡饮食。现在的人吃的太好,又吃牛奶,所以痰湿过旺,哮喘也就更多;第三个避免损伤,损伤和抑制免疫力是哮喘发作和不能根治的重要缘由。

(四)免疫不明层次

在哮喘的治疗过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会出现这样一个过程。持续性哮喘,慢慢演变为不喘而是出现频繁性的咳嗽,痰易排出,等咳嗽治的差不多了,他就开始频繁的打喷嚏,西医就可能会讲他是过敏性鼻炎。中医会怎么反应啊,这是明显的好转,你应该感到高兴。吃到最后发了一身的风疹,痒的不得了,或者是开始发烧了,那恭喜恭喜,病快断根了,切不可再打压,如抗过敏、强行退烧。

为什么?喘是毛细支气管的痉挛,是深层次的免疫力;是肺里的病;咳嗽能排痰,这是稍微浅层的免疫力,多为表里相兼;打喷嚏那是人体本身应该有的非特异免疫力,不咳不喘只是浅表的病,病由深出浅,说明疾病是在明显的好转。

比如灰尘、杂质、细菌、病毒在你鼻粘膜寄生过度,流鼻涕还不足于解决问题,所以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打喷嚏,把他排出来。所以由喘变咳,变打喷嚏是一个好转的过程,是一个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恢复过程。

(五)强行退烧

前面讲了抗菌素退烧、物理退烧。也阐明了一但感冒咳嗽,即能发热,属病情显著好转,因为卫气和正气能与邪争,说明是非特异性免疫力明显提高,如果大家长期从事临床的话会发现,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哮喘,它有一个特点,他不发烧,他一受凉他就咳、就喘。实际上就是卫阳、卫气不能跟寒邪争,没有抵抗力,发不起烧来。肺气甚至都不能跟寒邪争,而且寒邪直中于肺之里,压抑了肺气肺阳,最后肺气肺阳反抗。

受了寒不发烧,甚至鼻子塞、流鼻涕、打喷嚏的过程都很短,甚至没有,就一竿子插到底就喘,是因为你上呼吸道的免疫力已经被抑制了、被压抑了,卫气、卫阳反应不出来。发烧是人体最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功能之一,这是现代医学的公认。不发烧不是一件好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哮喘不发烧是阴经的病,病深入阴经(之里),阳气不足以争,不足跟寒邪争抗,所以不发热,所以但寒不热,阳经的病比阴经的病好治诶,六腑的病比五脏的病好治诶,体表的病比体内的病好治诶。发烧多可贵呀!发烧是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素问》讲“寒者热之”,你受了寒,你的寒邪在体内,你就用热药把它纠过来,以偏纠偏,或者是艾灸,或是简单的洗热水澡、喝热水、加衣被。

补充:现在治疗哮喘亦经常实用激素类药物(雾化吸入),激素聚湿而伤阴,所以用多了激素,它就容易变阻塞性的肺气肿。西医懂激素引起钠水潴留,满月脸、水牛背以为是水肿,中医来看实际上它是湿。激素有很强的聚湿作用,但是它同时又伤阴,你这边要养阴,那边要祛湿,导致药非常难用。还有一个就是空气污染,现在的哮喘比以前稍微难断根一点,其中还一个原因就是空气污染经常引起湿热痰毒,引起伏风难以排出。

(六)初步结论

大家想治断哮喘,第一个任务就是从单一因素致病、哮喘专药里面跳出来(进行辨证论治)。哮喘治不断根是指用西医的这套办法而言,用中医的系统办法,哮喘是一种多数可以痊愈的疾病。

二、哮喘的辨证论治

(一)原则

1、先议病后议药

所谓“本源一错,万虑皆失”所以我们下面就谈辨证论治,先谈它的辨证论治的原则,先议病后议药。哮喘是由什么病因病机导致的,它从哪里来的,你不认识清楚你就给他止喘,你可能动手便错。

哮喘的病因是多病因。在生理上“肺为娇脏”,为什么?易寒、易热、易燥、易湿。人是自然之子,跟天地之间息息相通,天人是相应的。外环境的寒热燥湿都比较直接,因而比较容易伤害肺,导致肺寒、肺热、肺燥、肺湿。肺之表有,肺之里也可以有。

发病机理是多途,关键病机有多种。发病机理,喘是正邪相争引起的。就是说浅表的喷嚏没有了,你中间层次的气,排湿、排寒、排风的咳嗽没有了,最后一道屏障是肺气,最后跟邪的最后搏斗,它才会喘。有时候喘的不厉害,为什么?正邪相搏,不剧烈。正邪相搏,邪进正退就慢慢就喘。喘了还可以陷心包诶。《素问·咳论篇》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喘亦如此。讲病机,风寒闭于表引起肺气失宣而喘,用麻黄汤,寒风郁于表痰气郁于里,就用白果定喘汤,胃络通肺,食滞实造成的胃气上逆影响肺气,一吃饱了就咳,一吃饱了就喘,或化燥,那么伤及了阴就可以化成内燥。又比如气虚,阴虚都是虚,肾阳虚,不纳气,虚,亏损,肾阳亏损。肾阴亏损的气阴上浮,欲上脱,如都气丸证,失纳,欲脱,失纳就是肾不纳气,肾不纳气。这样的机理有多种,不同的机理就要用不同的办法。

2、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你这么多病因,它可以相互兼夹,这么多病因病机夹在一起,何者为主啊?“必伏其所主”,复杂的疾病你要找他的主要原因和机理。“必先其所因”,来龙去脉要搞清楚。

3、知常达变,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哪些病因会相兼为病,一相兼就变了,那是在常的基础上的变。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比如风寒闭表,痰热郁里,伤及气阴,兼有瘀血,这么复杂的例子。那你开一个麻黄汤,加了桃仁,结果怎么样?首先解除的往往是表的风寒,他出汗就退热。风寒闭表的病因病机除掉,他就会咳嗽明显一点。他喘没有了,咳嗽会明显一点,他在排痰热。这个时候你就要循序渐进,你就要以化痰热,养气阴为主,兼化一点瘀,你就不能继续用麻黄桂枝了,表的邪气没有了,只剩下里的,你这个病的病位已经变了,你还解表呀?越发汗,气阴就更虚诶,所以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这是所有的病的治疗原则。

(二)直接病因

各种病因皆可伤肺致咳喘,从我们的病历总结有:风、寒、热、湿、火、浊、燥、痰、饮、水、瘀,“食和虫”(间接因素)。

1、表风

(1)主症:鼻鸣、鼻痒则泣、流清涕、喉痒则微咳喘,上症吹了风更明显,甚至发热、恶风、自汗,脉多寸浮。

主症并不可能个个都出现,也不可能满足。有一两个主症,还要跟相类似的病因相鉴别,而且这个鉴别要扣的到病因病机的理论来鉴别。

例如鼻痒则嚏,这就是表风;表湿就是鼻子酸就打喷嚏;有的风热湿就鼻子胀就打喷嚏,有的热气上涌鼻子气一上冲,不痒不酸就打喷嚏,其声振响。

(2)佐证:比如风就头晕,寒就容易痛,湿就头容易重,风湿,风饮,风寒,尤其寒为主鼻塞就比较明显,风饮的鼻涕最多,风热的就头昏胀了。

(3)治疗:比如见发热、恶风、自汗而喘,就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嘛

2、风湿

(1)主症:蕴蕴发热,手足自温明显;鼻塞明显,气声沉闷,涕粘,鼻子酸痒则嚏;头昏蒙重,全身乏力酸重;面色微黄,脉浮而涩,脉软而寸浮;微汗出,胸或微闷,大便或微溏。(鼻塞、咳嗽等为手太阴风湿主症,手足自温、身倦昏重为足太阴主症)

解析:手足自温,即手足远端温度高于近端,或身体发热而手足更高,或身体不热而手足温(正气不足,仅争抗于手足之末)。

(2)治疗:参考麻杏薏甘汤。

3、风饮

(1)主症:眼脸略浮,痰涎多而粘,透明鼻涕多而粘。交替的鼻塞,卧则交替(时间短)。或咳嗽则流泪、呕逆。

(2)治疗:偏表者防己、生姜皮一类,偏里者小青龙汤一类。

4、伏风

(1)来源:第一个主要是湿邪、饮邪,其次才是痰湿郁遏风邪,第二个是往往建立在肺气不足的基础上。

(2)主症:稍遇外风外寒外湿,甚至外热,受了外面气候的一点影响,马上就喉咙(天突穴乃至胸骨处)痒而发咳喘,或见痰涎出而稍安(痰湿水饮等压制因素减轻,风气暂疏)。其脉寸浮弦旺,然亦可不浮,甚至寸脉沉(肺气不足且被压制)。平时,想打喷嚏很难,鼻子痒、酸但欲喷嚏而不出,咳的厉害他才能打喷嚏。

(3)治疗:治疗往往要补点气,甚至用黄芪升提,用桔梗升提,在这个基础上,用点祛风的药,如蝉衣、荆芥穗,或点汉防己祛风湿饮,他才慢慢会好。

5、浊痰

(1)主症:咳声不扬,声如从瓮中出;脉象濡软,或者不流利;痰多易出黏白,跟湿痰的主症一样;但加上时时咳痰如败絮,甚至腥臭,每日但坐不得卧(痰气胶结),面色垢腻而秽。

(2)治疗:参考皂荚丸。

6、瘀血

(1)主症:以瘀血为主的咳喘,很难有宁息之日,几乎天天持续性的哮喘,渐渐嘴唇就发暗,面色就暗紫,舌质暗,甚至两边有暗斑,舌底的血络就曲张而暗黑,脉弦涩,痰里可见暗色血。说话、咳嗽声都不扬,(气郁的基础上形成的瘀),胸中有彻痛,或者咳倚胸胁痛(发展到了上焦焦膜),脉象转细就是入了血分。

(2)治疗:可以作为用药的参考,比如咳的厉害用桃仁,喘的厉害用地龙。

(三)关键病机(简述)

1、肺气失宣:肺气失宣可以因为表气的闭或者郁影响肺气失宣,而失宣就影响了肺的肃降,所以上逆而咳、上逆而喘。

2、痰湿闭阻上焦焦膜:肺气它要通过焦膜,它的气血阴营卫津液才能敷布到皮肤、体表。上焦焦膜一堵,肺气也失宣,失宣了也就影响它的肃降,也就可以咳喘。

3、肺气上涌:比如痰热上涌就喘,热邪上涌都可以喘。

4、肺气结而不能降:痰气胶结、饮气胶结就致肺气结而不能降,甚至湿痰瘀血的胶结影响了肺气降都可以喘。

5、肺降受阻:肺气降受阻,其中最多的发病是因为中焦焦膜。因为焦膜者通调水道,水津潴留就可以变痰、湿、饮、水。一旦中焦阻了肺气的下降,肾纳肺气的功能就受到了阻遏,它也可以为喘。这个典型的,在急性病里面是咳了就容易呕痰涎,呕吐了以后他的咳喘就可以减轻。

6、气欲上脱:喘急欲脱,身惶惶然难以自制,神惶惶难以自制,张口抬肩,往往常伴着厥汗出,这属于危症,这个时候我就劝大家不要单纯用中药了,应该以急救法为主,医院。

(四)癥结病所(仅举3例)

1、来源于肺之表里的哮喘

不同的病因:伤风、风寒(闭表或闭肺)、寒动其水(如表寒里饮)、表寒里有痰热、风寒挟湿、风湿挟寒里有痰热(重点)、风湿挟热(犯表)、风湿挟热里有痰湿、风邪犯表里有燥热痰火。

不同的病机:例如营卫不和、卫阳失固、气津两虚、热入营血等等,何况肺之病因有(犯肺之)气分、(犯肺之表的)卫分(影响肺气宣降)、(犯肺之)血分(影响肺气肃降)、兼涉(肺表)营分(气分而内陷肺里)之分呢?导致哮喘病过程中(包括每次复发和好转的过程)的证候性质千变万化。

举例:手太阴表里相兼,风寒湿犯表,湿热痰犯里

(1)主症:近2日感寒受风,鼻塞,喷嚏,清涕多微挟黄浓涕而粘,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出,咳声沉闷,喘促,痰多黄浓尚易出,口微干而饮少,小便黄尚利;脉浮数或兼弦,不流利;手足自温,身蕴蕴发热。

(2)治疗:麻杏苡甘汤加味

(3)主药:麻黄10杏仁10薏苡仁12甘草8前胡10黄芩8藿香10射干10三剂,每日一剂。

(4)煎法:第一次以水ml,中小火煎开30分钟;第二次以水ml,时间同上。

(5)善后:若汗出彻全身且发热已退,表证已除,微余略咳,则可以“千金苇茎汤合杏仁滑石汤”2~3剂善后,若兼现肺脾之气不足的脉略虚弱者,则方中加北沙参12g;若兼现肺阴不足之微剥苔、脉略细,则方中应加麦门冬8g或天门冬8g。

2、来源于阳明经表里以及涉及到阳明经表里的哮喘

相关病因:表寒、表风、表湿、表风寒湿、表风湿热等,里风、里寒、里热、里燥、里湿、里火、里燥热、里燥矢等等,阳明经表里之邪可陷入或波及手太阴,终致咳喘或影响咳喘(如阳明表里风热犯肺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中的下利而喘);或者反向兼涉,即由手太阴肺的病因病机转兼阳明经表里,致使哮喘变为“多气多经”的难治“杂病”。

相关病机:(阳明)气津两虚(波及肺)、(阳明燥热传于手太阴造成肺之)气阴两虚、(阳明之邪陷入肺经的实性病变亦有)卫气营血之分等等。

举例:太阴兼阳明,风湿热犯表

(1)主症:近二日感寒受风,鼻塞,喷嚏,黄浓涕稍多而粘,微恶风寒,发热、热多寒少,汗多,咳甚声高略紧迫,喘促,痰少,烦渴时欲饮,每次饮不多,小便黄,脉浮数或兼滑,手足自温。

(2)治疗:双解太阴阳明之表。

(3)方药:麻杏苡甘合葛根芩连加减

(4)处方:霜桑叶10杏仁10薏苡仁12甘草10柴葛10黄芩10藿香叶(后下,煎开15分钟)10三剂

(5)煎法:同前证。

(6)加减:若兼现脉不受按,舌质略而微剥苔,属兼有肺胃气阴不足,上方可加北沙参10g、麦冬8g、五味子8g.

3、来源于手少阳三焦经表里以及病渉该经表里的哮喘(重点与难点)

不同的病因:多为湿、痰、水、饮郁热或郁火于焦膜,少数为痰瘀交结或清浊交混于焦膜。

不同的病机:多数为体表及肺中之邪传入留滞于焦膜,反过来影响肺气宣降而作喘,少数为焦膜之邪传之于肺而致喘,其具体的病机性质则有郁、结、停蓄、满溢、上凌、上逆及瘀阻之别。

三焦诊断要点:

①往往有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及肺部感染,又经多次抗菌素、静脉输液、甚至物理退热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发病史和治疗史

②每次哮喘发作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的解除支气管痉挛、抗炎、排痰药效果很差,几乎非用激素(类固醇制剂喷喉为主)不可,然用后则哮喘发作反而更频更重,直至不能停激素(每日用);

③往往有邪气(多为湿、痰、水、饮、火、热)闭阻上焦(如持续性胸闷、堵、痛、咳唾引痛胸胁或背)中焦(如心下痞闷、腹满、难以深吸气、难以平卧、咳甚则呕恶痰涎、咳引心下及胁痛、寸脉浮关脉沉)的症状体征。

典型的病证举例:风寒湿犯手太阴之表,湿痰热犯手太阴之里,兼水饮湿痰郁上中焦(少阳经)之火证。

(1)主症:同前第一列举证临床表现,但痰难以咳出;另现咳逆喘息难以平卧、卧则咳喘甚;喜呕,有时咳甚可呕出较多痰涎,胸闷不减,甚则胸胁满(胀)痛、咳唾引痛;不欲饮食,甚则心下痞闷,按之微硬痛,多数便秘,小便黄赤欠利;脉多浮弦数涩,关反略沉(以右关沉居多);舌苔多黄厚腻滑。

(2)典型症:虽可发热恶寒同现且显著,但亦可寒热往来,甚至寒战高热(说明该证尚有少阳寒风郁表的病因病机)。

(3)治疗:表里双解,解表为主,太阴少阳同治。

(4)方药:麻黄12杏仁12薏苡仁12甘草8北柴胡10黄芩12防风10姜半夏10郁金12射干12藿香10枳实8葶苈子6

(5)煎法:同前证。

以上选太阴表有风寒湿、里有湿热痰、太阴阳明两个表证相兼,太阴表有风寒湿、里有湿热痰兼少阳之里痰湿水饮郁火证细讲,之所以这样来选,第一它常见;第二它是难关,难在书上没太出现过;第三这是哮喘产生的中间阶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能否根治哮喘如何根治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