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问我,中医需要学多久?有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怎么自学中医?
我只能说,中医没有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学习,多看书,多跟前辈学习,多游历,甚至很多民间中医、医馆也值得去请教。
这也是我一直在践行的道路,因此我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之士。
有一天,一位同道朋友请我吃饭,说:“姬大夫,有没有空出来吃个饭,交流一下?”
我自然是欣然答应了。
见了面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是这位朋友治好了一个耳鸣患者,想向我炫耀呢!不过我也很乐意听他这种“炫耀”,因为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在饭桌上,朋友说:“我跟你说这个病人啊,太典型了,所以我一定要跟你说说。”
“这个病人才38岁,都耳鸣好几年了,不过他是时不时发作,不是那种一直有的。而且他还有耳堵、耳闷,感觉两耳憋气一样。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可能是有湿气蒙蔽耳窍了。”
“然后我一问他是哪里的,结果他说是南京的。我一想,南方那里潮湿,而且常年多雨,再加上这个患者是个商人,经常劳累,这湿气不就很容易乘虚而入吗?”
我想了想,问这个朋友:“那他有没有眩晕的症状?食欲、消化咋样?”
朋友回答说:“我们想一块了吧!他确实还有眩晕,而且食欲不佳。然后给他把了把脉,看了看舌象,最终确定,他就是湿浊之证!你想想,他这湿浊弥漫全身了都,阳气上不去,就好像有阴霾笼罩住天空一样,他耳窍就是这种感觉。”
我问:“怎么用方?”
朋友答:“方子我给你带来了,你看看吧,看看怎么样。”
我一看,方子上有葛根、佩兰、藿香、焦米仁、木通、蝉衣、仙茅、太子参、菖蒲、路路通、仙灵脾。
这个方子确实不错,温化湿浊,就像拨云见日一般,阴霾散去,耳窍自然通透。
我看还有一张,一看原来是二诊的方子,这张方子是这样的:
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紫河车、半夏、菖蒲、防己、升麻。
朋友看到我在看第二张方子,说:“患者后来复诊感觉耳鸣好多了,而且耳闷、耳堵没有了。但是我觉得他这个病机所在脾,所以思路倾向于扶正,你觉得怎么样?”
我说:“确实不错,先治病因,再调理真正病机所在,循序渐进,把握住了整体。你这个确实是很好的一个经验啊,学到了!”
后来我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用餐,我后来又回想了这次交流,感觉确实能学到很多,所以将其记录下来,希望给大家也提供一些治疗耳鸣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