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药材如何成为扶贫良药
TUhjnbcbe - 2024/7/13 23:11: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归欣曾鸣

悬壶济世数千年,中医中药在新时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并在多个领域展现“作为担当”。去年,中央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大别山、伏牛山一带,是我省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也恰是天然的“中华药库”。药典上记载的多种中药材,在这里都可觅得踪迹。能否就地取材,做出扶贫大文章?记者在我省多地进行了走访。

一片药材富一方

8月1日,南召县白土岗镇柿园村的种植基地里,贫困户孙荣海正在管护防己药苗。“去年我把家里两亩土地流转给绿丰源公司,一年土地流转金元。平时,我在基地里干农活,一天80元工资,一年挣一万多元没问题。”他说。

“种植中药材增收成效显著,很受群众欢迎。”该镇党委书记王树高介绍,目前该镇已经种植白芨、黄精、防己等中药材多亩,直接带动余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

洛阳市园艺工作站站长田玉广认为,中药材有个独特的“收获期”优势。“多数中药材不受生长周期规律限制,长短期都能见效。比如白芨一年能收,三年也能收。”他介绍。

省农业农村厅扶贫办专职副主任周慧深告诉记者:“我们做过一个调研,我省53个贫困县中,有45个适宜发展中药材。可以说,这是一个能够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优质产业。”

企业农户手拉手

石斛,号称中华“九大仙草”之一,药用价值极高。在新县泗店乡,有人不但把石斛栽种成功,还种出了名堂。

8月3日,在位于该乡余河村的石斛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周文波介绍,基地种植石斛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带贫力度不小,去年基地临时用工达多人次。“我的目标是再发展亩,打造大别山‘石斛第一村’。”周文波笑着说,“不过目前技术推广上还有困难。”

对于周文波的苦恼,南召县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保存“心有戚戚”。“种植药材相对来说要‘娇贵’一点。”他说,比如南召特产的鸡头黄精,味道甘甜,药效很好。但是管理不到位,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在中药材种植上,要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省农业农村厅药材中心党支部书记丁宁说,“一方面,可以规范农户的种植;另一方面,能显著提高贫困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中药产业盼做强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会不会出现供过于求、价格波动?省农科院中药材专家梁慧珍表示,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不过从长远来看,中药材市场空间广,发展潜力大,仍是帮助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

省农业农村厅药材中心主任陈彦亮认为,有两项工作堪称“当务之急”,一是要培育大批“爱药材、懂技术、善经营”的生力军,力争早日实现全省中药材产业人才培育全覆盖;二是要树立品牌观念,在我省的道地中药材里,培育更多“三品一标”产品。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现场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耕告诉记者,年全省中药材总面积.4万亩,总产值.86亿元;其中贫困地区面积.1万亩,产值.12亿元,占据“重头”。“发展好中药材产业,一定能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开出‘良方’。”他认为。

编辑:刘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材如何成为扶贫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