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伤寒论痰饮病的辨证论治,很多人都想弄
TUhjnbcbe - 2023/9/15 20:01:00
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11/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比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从痰和饮所致的病证来划分,痰又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种。有形之痰可以看见,就是可触及的有形质之痰液,如咯出的痰液,瘰疬,痰核等;无形之痰,是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看不见形质的痰液,多以临床证候来确定。如某些眩晕昏仆,癫狂等病证。饮则根据水液停留于人体的部位及症状的不同,划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凡饮病脉浮而细滑者,为痰饮,水在肺部。初病水邪不太深的诊断。饮病脉沉为留饮,水邪将深的诊断。凡饮病得脉伏者,为伏饮,水邪已深的诊断。

《伤寒论》说:凡是病人食少而饮水多,小便多,为消渴病。小便不多者是留饮病,也就是停水饮病,若水停于胸中,则用肺气不得降,故暴喘满;若水停于中焦心下,甚则凌心,所以心悸不安,微者妨碍肺部而出现呼吸短气;若水停于下焦少腹,则不输膀胱,故必苦里急。水停心下中焦,中焦属胃,所以不只是心悸短气,也有呕吐的症状,心悸,短气是水停胃外,从膈下而上于胸。呕逆者,是水停于胃内。从胃中而上越于口。必是饮水多而后作呕,才能算是饮呕病。用小半夏汤以止呕,加茯苓的原因是兼以利水。

《伤寒论》说:饮病发渴的原因,是水停而气不化生津液而渴。呕吐的人想喝水是呕吐胃干而燥伤津液而渴,所以说,呕吐的人是应该渴的。先呕吐而后渴,应当少少饮水,以和胃生精。若呕吐后反不想喝水,是必心下有水停支饮,因为不燥,所以不渴,是泛溢而呕。用小半夏汤而不加茯苓,是因为不渴并无新饮,且呕吐后已经伤了津液,不可再利水。半夏和生姜能温胃气,散逆气,是呕家圣药。突然呕吐,虽然不渴而心下痞塞,是膈下有水凝结。目眩,是水阻阳气不升的原因;心悸,是水气上干于心,不渴无新饮,则不必顾忌津液,加茯苓以利水,使其斯结可开而阻可通。

《伤寒论》说:脐下有悸,是水停脐下为病,若欲作奔豚,则为阳虚,当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现在是图涎沫,是水逆胃,癫眩是水阻阳,则为水盛,所以以五苓散主之。气虚短气,是气少不能长息而短;微饮短气,是水停阻碍呼吸而短,若呼气短,是心肺之阳有碍,用苓桂术甘汤以通阳气,阳气通则膀胱之窍利矣。吸气短,是肝肾之阴有碍,用肾气丸以通其阴,阴气通,则小便之关可开。停饮若邪盛而不去,留于心上则阻心阳,必背寒冷,留于胁下则碍肝气,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转甚。留于胸中则壅肺气,必短气而喘。留于身体则塞经络,必四肢历节痛。留于脾则腹肿身重。留于肾则囊足胫肿。

《伤寒论》说;“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伤饮之病,留而不去,为留饮。伏而难攻,为伏饮。伏饮留膈上伏而不出,发作有时,值秋寒或感春风,发则必喘满吐痰盛,寒热背痛腰疼,咳据则目泣自出,咳甚则振振身动,也就是经常说的吼喘病。下面我把四种饮病分述于下。

一,痰饮

痰饮是指饮留于胃肠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胸胁支满,胃中有振水音,或肠间有水声漉漉响,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头目眩晕,心悸气短,舌苔白滑,脉弦滑。辨证要点是以胃肠有水声,呕吐清涎。舌苔白滑为特征。《伤寒论》说:“凡饮病脉浮而细滑者,为痰饮,水在肺部。”“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二,悬饮

悬饮是水饮留于胸胁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痛,咳垂更甚,转侧呼吸均牵引而痛,肋间胀满,气短息促,脉沉而弦。辨证要点以胁间胀满,妨碍呼吸为特征。《伤寒论》说:“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三,溢饮

溢饮是水饮留于四肢肌肉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白沫,舌苔白,脉见弦紧。辨证要点以肢体沉重,浮肿为特征。《伤寒论》说:“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四,支饮

支饮是水饮停留于胸膈胃脘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咳喘上逆,胸满短气,倚息不能平卧,痰多白沫量大,浮肿多见于面部,舌苔白腻,脉弦紧。辨证要点以咳喘不得卧,咯白痰,面部浮肿为特征。《伤寒论》说:“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汤主之”。“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黝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支饮腹满者,厚朴大*汤主之”。

凡病饮之人,欲之下利,利可通快,此为所留之饮,欲自去而愈的原因。若虽利,利反不通快,心下仍有坚满,乃所留之饮盘结不欲去,宜甘遂半夏汤攻之。

欢迎大家点评,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痰饮病的辨证论治,很多人都想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