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豆根有异物同名现象,使用时须注意区 [复制链接]

1#

“山豆根”在植物学和中药学中有异物同名现象,具体叙述如下:

一,植物学中的“山豆根”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山豆根属(EuchrestaJ.Benn.)是豆科蝶形花亚科山豆根族的一个属,该属全世界有4种3变种,我国有4种2变种,即山豆根(产广西、广东、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台湾山豆根(产台湾)、伏毛山豆根(产云南)、管萼山豆根(产湖北、湖南、四川)、短萼山豆根(变种,产云南)、长序山豆根(变种,产广西)。它们的共同特点:一是为灌木;二是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3-7片,叶边全缘,背面有毛,侧脉不明显;

三是总状花序,花萼膜质,钟状或管状,边缘5浅裂,花冠伸出花萼外,常白色,雄蕊两体(9+1),

荚果核果状,膨胀,不开裂,里面有种子1个。

山豆根属的名称是在年,我国科学名辞审查会编印的《动植物学名辞汇篇》中首次采用山豆根属为Euchresta属的正式中名,一直沿用至今。

二,中药学中的“山豆根”

1,山豆根的药用历史悠久,它始载于宋代的《开宝本草》;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作为药用的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gn.)的干燥根和根茎,别名还有广豆根、大山豆根、*结、苦豆根等。

越南槐是豆科槐属灌木,产我国广西、贵州、云南,通常生长在亚热带或温带的石灰岩山地、石山的灌木林中;其外形特点:一是为灌木,茎细弱,有时攀援状,根粗壮,大枝绿色,无毛,多分枝,小枝有毛;二是羽状复叶长达15公分,叶柄基部稍膨大,复叶有小叶5-9对,小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25毫米;

三是总状花序或近圆锥状,顶生,花萼杯状,花冠*色,雄蕊10个,基部稍连合,5-7月开花;

荚果串珠状,稍扭曲,里面有种子1-3粒,8-12月果实成熟。

它的根和根茎药用,其味苦,性寒,有*,具有清热解*、消肿利咽止痛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2,产自北方的北豆根有时也叫山豆根,其原植物是防己科的蝙蝠葛(MenispermumdahuricumDC.)。

蝙蝠葛也叫北豆根、北山豆根、马串铃、山豆根、狗骨头、土常山等,是防己科蝙蝠葛属植物;产我国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及以南部分省区,通常生长在路边灌丛中或稀疏林中。为草质落叶藤本,根状茎褐色,垂直生长,一年生茎细弱,有条纹;单叶互生,叶盾状,叶片三角形或七角形,很少全缘,两面无毛,背面有白粉,掌状脉9-12条,叶柄长6-12公分;圆锥花序,雄花有萼片4-8个,绿*色,花瓣6-12片,肉质;雌花有退化雄蕊6-12个,6-7月开花;

核果成熟时紫黑色,外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8-9月果实成熟。

蝙蝠葛的根和茎藤药用,始载于《中国药植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以北豆根收载;其味苦,性寒,有小*,具有清热解*、消肿止痛、消胀顺气、利水、杀虫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三,市场上出现的山豆根及其混伪品植物

随着山豆根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山豆根的药材价格不断升高及质量控制相对不足,导致山豆根的混伪品进入市场。

山豆根的正品应该是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但市场上还出现以下植物的根混为山豆根,如:几种千斤拔、蝙蝠葛、木蓝属多种植物根、百两金、二色胡枝子、苦豆子等植物的根混伪山豆根。这种情况在使用时必须引起注意识别。

小结:

一是植物学中的山豆根属4种植物不是中药中的“山豆根”。

二是中药中的山豆根正品是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三是北方的北豆根有时也叫山豆根,它是防己科蝙蝠葛的根茎,为了区别,《药典》以北豆根之名区别。

四是市场上山豆根药材混伪品常见的有木蓝属植物、千斤拔、二色胡枝子、百两金、苦豆子等植物的根,需要仔细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