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用量不同,效果大不一样,甚至相反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中医养生方面往往无师自通,凭着从社会上听来的一点点中医知识就照猫画虎的用中药浸酒、泡茶养生。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中药的药性与其用量有很大关系。

如:最常见的“艾叶”用3~5g时可以开胃,服用8g左右能温经止血、止痛,此时艾叶就起不到开胃作用了,如果剂量再大一点还可能引起胃肠道炎症,如果剂量过大的话,还能损害肝细胞,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发中*性肝炎。

再如“花椒”,花椒通气的作用很强,如果有人胸闷或者是气不顺,可以嚼几粒花椒顺顺气,效果很好。不少人有这样的经验:肚子受凉以后,会出现胀气,感觉肚子里边有气在涌动,有的人还可能出现腹泻腹痛,此时取几粒花椒,加点红糖倒一碗水煮几分钟,趁热喝下,很快就会感到肚子里的气顺了。但如果花椒放多了,不但不会通气,反而会出现闭气,使人更难受。这就是量的问题,在中医药里花椒以7粒限,低于7粒吃下去可以通气,但超过7粒,吃下去就是闭气的了。有的人吃了特别麻辣的菜感觉喘不上气,就是菜里边的花椒放多了。当然做菜的时侯,如果是整粒的花椒,你撒一把不会有什么事儿,因为花椒只是调料,你不会把整粒的花椒都吃下去。但如果你用花椒粉,就必需考虑好量的问题,以一个人从菜品中摄入的总量加起来不超过7粒的量。

再如“大*”,大多数人都知道大*有泻下之功,却不知道,若用大*致泻功能,需要用到9~15g,如果少了,只用6~9g的量,则不但不会泻而且还能止泻。

再如“川芎”,大剂量使用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升高血压。

看完上述几例,你还敢不分剂量的随意用中药浸酒泡茶吗,不仅仅是上述的花椒、大*、川芎,很多中药其量多量少的功能是完全相反的。

下面小编摘取了一些与量相关的中药供大家参考:

山楂:6g祛瘀力强;9~12g温通力强,用于治疗慢性肝炎;15~30g治疗慢性胆囊炎、萎缩性胃炎。

决明子:3~6g治疗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角膜云翳、虹膜炎等眼部疾病有明目作用;9~12g治疗老年性哮喘、胃炎、胃溃疡、急性肾炎、急性泌尿道感染;20~30g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慢性胰腺炎、高血压等。

鸡内金:打粉3g可用于治疗体虚遗精、遗尿等,尤其对肺结核引发的遗精有很好的疗效。4.5~12g用于调理脾胃、消食祛积,尤其适用于因消化酶不足而引起的胃纳不佳、积滞胀闷、反胃呕吐等。15~18g有化坚消石之功,可用于泌尿系统结石及胆结石等症。所以很多人用鸡内金治结石,却未收到效果,其原因就在于用的量不对。

白术:常用量为5~15g能健脾止泻;大剂量30~60g则能益气通便。

五味子:大剂量~g,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奇效。1.5~3g有敛肺镇咳之功,用于治疗肺虚咳嗽,如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6~9g有滋补益肾之功,用于肾虚型咳嗽、遗精、滑精及久泻久痢等。12g以上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过高。

茯苓:研究结果发现,在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30g才有利尿作用,g时利尿作用最强。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白果:定喘汤里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重用白果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薄荷:在逍遥散中仅用3g,以疏达肝木;而在苍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g,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精:小剂量10~20g补五脏,大剂量30~40g有镇静作用。

附子:1枚轻量,治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g)。制附子~g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

半夏:止呕、除湿10~15g;开胃15~30g;安神大于30g;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

防己:常用剂量为5~10g,小量能使尿量增加,而大量则作用相反。

炙甘草:1~2g有调和药性的作用,5~10g温肾养心,30g以上有类似激素样作用。

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巅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浙贝母:9~15g有清肺热、润肺燥、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g有解*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疬、发背及一切痈疡。

连翘: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用其治外感风热,但如果量用到一至二两,则必能发汗,且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单用连翘一两煎汤服,彻底微汗,翌晨病若失。(《医学衷中参匹录》)

合欢皮:量小可以安神,量大可以化痰。

苦参:5~8g有利尿消肿作用,用治肾炎性水肿、肝硬化水、心源性水肿等,并有平喘止咳作用,可治疗支气管哮端发作;10~15g治疗细菌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及各种皮肤病;30~60g可用于外治感染、各种原因所致的失眠症。

麦芽:生麦芽通乳,“生”取其“生发”之意,量在30g以下,炒麦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意,量在60g之上。生、炒麦芽均可单独用于回乳,量60~g。生麦芽、炒麦芽混用于回乳,量各为60g。

胖大海:1~4枚,有开肺解表、清热利咽之功,用于风火犯喉而致的声音嘶哑。12~15枚有通便之功,可用于头目风热疾病,合并有大便热结者。

牵牛子:少用可泻下通便,祛除肠中积滞,多用则峻下逐水,攻逐腹中积水。

当归: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

如当归补血汤即由*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而具有清热解*、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达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归用2~3两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

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前人请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重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

代赭石:9~18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虛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24~30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本品苦寒,入肝、心经。其药理作用为镇胃降气,平肝息风,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并有轻微收敛作用。

柴胡:解热20g以上,解郁10g左右,升阳5g、6g左右。柴胡之大量运用还可通大便及行月经。仲景“大小柴胡汤”每剂用柴胡半斤(折合约g),一剂分3服,每服约37g。对有柴胡证的患者,多用解表,少用疏肝。2~5g用于升举阳气,适用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中气下陷之病证;5~10g用于疏肝解郁,如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所致的胸胁胀痛等症;10~30g主要用于解肌退热,临床用于治疗外感六淫之邪而致的发热恶寒、周身疼痛等症。柴胡10g升举阳气,柴胡20~30克可清热,柴胡两钱以内升阳,四五钱入少阳透邪,六钱以上解太阳之表证。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他药味一倍有余,意在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意在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g;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可用9~12g;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g。历代认为川芎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g,桑叶45g,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上述资料摘自《张珍玉学术经验辑要》)

三省者:

曾国藩:人生三为,事无不成(必读)

从4个处世细节,看一个人是否靠谱

最掉价的4种聊天方式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最露骨的八句话,说尽人心,识透人性

老石更中医男科:大量常见病特效验方集锦千万不要错过!有效治疗男科病的秘验方男子不育症的验方泌尿系统类疾病偏方验方集遗精病中医的调治方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