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出现在唐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中。“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
衣冠原指:衣服和帽子,后延伸为缙绅、名门世族。
例:《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衣冠南渡指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缙绅与名门世族从西晋京师洛阳南渡至建康(南京)。
那为什么这些名门士族要去江左呢?
这要从贾南风说起。因惠帝懦弱而贾南风专权,引入八王之一的司马亮辅政,八王之乱开始。而后由司马伦以金屑酒毒杀之,贾南风虽然死了,但八王之乱的车轮刚转了起来。接着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史上也称这个时期的动乱为永嘉之乱。
这导致西晋政权衰弱,由汉赵帝国的统治者刘聪先后连杀晋怀帝与晋愍帝两位皇帝,谁上台就杀谁。这直接导致西晋就此灭亡。大总分士族官宦接连被杀死。剩下不多的士族就跟着司马睿南下过江,在南京建立了东晋。
江左一词也是由这时候产生的。
再后来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徙;定都南京,建立南唐。也称之为衣冠南渡。
再后来北宋末,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掳走,客死异乡)之后,宋高宗渡江,以杭州为行都,建立南宋。也称之为衣冠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