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格物致知,青年中医成长记 [复制链接]

1#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77291.html

作者:小刘大夫,九零后中医,笔名鸣谦。医院内分泌科在读研究生,喜欢中医,热爱生活,修远求索,愿点一盏心灯,以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愿散几团星火,渡己成人,活人济世。

患者刘某某,男,42岁,家住汉中市山区,是我的亲戚,记得大学本科最开始的实践就是在我这个长辈身上,感谢他一路支持与信任,写出这个病案,可以看出我思维方式的转变,知识思维心法的三个层次。

记忆中,应该是大一还是大二,长辈告诉我腰腿疼痛,关节不利,凭着零碎的方剂学知识,给他开了独活寄生汤,后来反馈疗效较好,后来改为药酒,陆陆续续引用了几年,但未除根。经过前几年中医学院常规方式的培养,加之自己平时所学,大一大二涉猎较为广泛,乱花渐欲迷人眼,少则得,多则惑。

年大三,我开始学习传统国学,以允中文教院师道碑为参照,以天地为师,以元典为师,以圣贤为师,以戒律为师,并用之于医学里,于是就只读相关经典的书籍,医学实在难,*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读的我难受不已,幸有青年明医王伟师兄视频书籍陪伴,一遍又一遍,找不同版本伤寒论,本草经,从各个角度去研究,方以类聚,类方研究,伤寒解本草,本草验证伤寒,方证,气化等等,回想起来还是真的挺辛苦的,但正是如此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研究生期间实践提供了条件?。

年9月5号,我大五的时候,当时我有了一定的伤寒论基础,长辈打电话告诉我咨询与我。主诉:脚跟疼,浮肿,行走不便,基础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皮损疾病。?按语:当时就给真武汤原方,三剂,浮肿消失。放假期间针大陵,大陵为足跟的反射区,有所减轻。诉平时多汗,观其人面*,体型稍肥,脉象记不清楚了,有点像“风湿,脉浮,身重,汗出,防己*芪汤主之”,开了五剂,后反馈效果不大。现在想来本经:防己辛平,别录言苦温,防己*芪汤多用于湿热型的水气病或者风湿?。

年9月15号,诉右腿后侧转筋,如转索,雨天加重,左侧后腿脚跟针刺样疼痛;颈肩腰部胀痛,劳累后加重,脉中取有力。针大陵,内外膝眼,太溪,大杼穴。处方:葛根24g,桂枝18g,白芍18g,生姜9片,麻*9g,炙甘草9g,大枣12枚,*芪18g,白术18g,炮附子9g,桃仁9g,茯苓18g?

按语:当时考虑汗出,恶风,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给与桂枝加附子汤,现在看这个处方,杂而乱,方向不明确,加桃仁,茯苓,好像取桂枝茯苓丸,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三者合一,合方得有法度,当时未能意识到这一点?。

年9月22号,二诊,食用韭菜后膝盖疼加重,嘱加牛膝、薏苡仁各9g。

按语:加牛膝,薏苡仁好像取本经主痉挛拘急,膝关节不利,还是以功效加减,虽然是高级版的功效加减,但仍未能考虑薏苡仁干寒,牛膝苦温,寒热阴阳不同?。9月28号后随访,较之前诸症缓解,颈肩有少许胀痛。诉有口干舌燥,嘱停掉艾灸,勤锻炼,多休息,喝水。处方:桂枝18g,白芍18g,炙甘草18g,茯苓15g,白术15g,炮附子12g,川牛膝12g,薏苡仁9g

按语?:加茯苓白术干什么,现在看来满纸荒唐言。

10月14号随诊,手指麻木缓解,膝盖疼痛改善,现双腿偶有怕凉,不能久立久行。年11月5号,诉双膝疼痛,酸胀感不适,怕凉,行动不稳定(脚弱),速行持重物后汗出,腰部酸困痛。处方:桂枝18g,芍药18g,炙甘草12g,炮附子10g,川牛膝20g,薏苡仁20g,杜仲12g,桑寄生12g,独活9g,人参6g

按语:当时考虑其人本虚标实,故加了杜仲,桑寄生,独活,好像是个不全版的独活寄生汤,错误仍同前面,主观推理臆断太多?。

11月10号随访,双膝症状大多缓解,现腰部仍酸困胀痛,脚踝疼,近期汗出尤甚,易感风寒。嘱艾灸,第二副喝完续观。

11月18号随访,诉白痰多,嘱加茯苓,白术15g。

11月24号随访,偶有白痰。诉两膝关节两侧缓解针扎样疼痛,夜晚汗出潮热,腰困酸疼,口干,需大量饮水,小便3到4次。处方:猪苓30g,茯苓30g,泽泻20g,桂枝15g,炒白术15g,赤芍15g知母15g,炮附子15g,麻*6g,防风12g,生姜15g,*芪30g捡三副。随诊,关节疼痛减轻,汗出口干改善。仍有腰部酸困疼痛。嘱停药后,续观。

按语:?口渴,烦,夜尿频,考虑气化不利,合五苓散,虽然有效但剂量不明,泽泻,猪苓,炮附片,大剂量,不能掌握药物方剂实际内涵,经曰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幸未出医疗事故,学医不可不明理呼?!!!

年1月12号,颈肩不适,僵硬,汗出,早醒,夜尿2-3次。去白术加*参,葛根。五副药。处方:猪苓30g,茯苓30g,泽泻20g,桂枝20g,*参6g,赤芍30g知母15g,炮附子10g,麻*6g,防风20g,生姜20g,葛根30g

按语:好嘛,到研究生期间了,一直在读伤寒论,心想他这个可以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去治疗,于是又取了其中几味,自以为合方,哀乎,满招损谦受益?。年1月26号,随诊,诉汗出减少,夜尿一次。症见:膝盖,腰膝酸困,脚跟足痛,遇凉加重。桂枝20g,赤芍30g,知母15g,防风15g,麻*6g,炮附子15g,白术15g,熟地*20g,鸡血藤30g,牛膝30g,续断20g,炙甘草15g三副

年2月9号,眼睛干涩,自汗,足跟刺痛,腰困颈椎不适,胃稍胀,易饥饿,舌淡苔滑,寸尺弱,附子15g先煎一小时,赤芍30g,生白术20g,桂枝30g,茯苓30g,炙甘草20g,生山药45g,柴胡10g,厚朴20g三副。

月2月25号,膝盖,足跟,腹胀减轻,症见:腰疼酸疼,不能持续站立,嗜睡,眼睛干涩,皮肤癣瘙痒难耐,年3月3号,口咸,眼睛干涩,嗜睡,腰部胀痛,喉咙干,大便两次。处方:附子20g先煎四十分钟,芍药24g,生白术30g,茯苓24g,生芪30g,炙甘草15g,麦冬24g,生山药50g,熟地*30g,五副。

3月15号随访,诉口咸,眼睛干涩,偶有腰部酸困。

按语:到今年三月初时,已去跟诊郭磊师兄,经过师兄几次点拨,思维已经有所变化,理法方药,明理然后立法,方随法出,方向正确,疗效能够肯定,再参考程斌师兄医案,经方治疗乏力、贫血、小便异味三案(药不在贵贱,而在是否恰当。方不贵大,而在于纠偏。)

年4月27号,双腿沉困酸,颈肩不适,口干欲饮,偶有心慌,眼睛干涩,腹胀,偶有反酸,局部皮肤瘙痒,时有腰困酸。与天气密切相关。苔白厚。处方:桂枝10厚朴15枳实15白术20茯苓20陈皮15甘草10山药20葛根25薏苡仁30地肤子20白鲜皮15连翘10天花粉12五副。

按语:到四月份电话随访,通过主诉问诊,加舌苔,以及整体带给我的那种感觉,已经确定目前处于太阴病的状态,于是处方立足脾胃,健脾化湿,果然效果更为持久,之前一星期就需要调整处方,可见前面所开处方未能精益?。

年7月10号,诉腰骶正中及双膝内侧疼痛,足跟痛。刻下:身困乏力,头晕沉,手足麻木胀,口涩苦,自汗盗汗,少许入睡困难,二便调,腹胀,胃顶。舌淡红苔白厚腻滑。脉右大于左,关前一分大于关,脉形模糊。既往史: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皮藓。证属:太阴病,脾胃寒湿?。治宜:健脾化湿。方药:平胃散合*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苍术9,白术20,厚朴12,茯苓15,陈皮12,生芪12,桂枝12,狗脊30,千年健12,萆薢12,白芍12,白鲜皮12,生姜5片,大枣12枚。三剂,ml,水煎服。

按语:今年七月份,回家了一次,此时经过三个多月跟师兄导师门诊,加之几个科室轮转,以及三皮刘波老师的线下讲中药课程,对脉象及临床的体会更为深刻,此时诊断,治法,清晰明了,方向明确,思维较前几年天翻地覆,焕然一新,狗脊萆薢入督脉,千年健可入足跟,取法三皮老师所讲课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不如智者指路。

年7月20号,症状均改善,刻下:膝,手足麻木。

年7月29号,诉服药后上述症状消失。

诉7月26号,接种疫苗后出现肌肉阵发性疼痛,身如醉酒不清爽,腰膝疼痛不适。年8月9回访,膝盖疼痛,身如转筋,右脚趾头疼(拇指,中指),右脚踝,腰部酸疼,大便干,苔白厚滑。脉诊无。7月10号脉为太阴病,脉濡尺弱。苍术9,厚朴12,茯苓12,炙甘草6,芍药15,桂枝10,知母9,防风6,炮附片3,千年健12,豨莶草12,伸筋草12,七副,颗粒剂。年8月18号回访,转筋,脚趾疼痛消失,脚跟痛改善,醉酒不清爽消失。年8月24号反馈,疗效很好,改善明显,诉皮肤瘙痒,虚汗多,膝盖疼如脱节,足跟少许疼痛。处方:苍术9,厚朴12,茯苓12,炙甘草6,芍药15,桂枝10,知母9,防风6,炮附片3,千年健12,豨莶草12,伸筋草12,天花粉12,白鲜皮10,浮小麦15,川牛膝12,14剂。年9月6号回访,稍有足跟痛,全身瘙痒减轻,背部正中,肩臂疼痛消失,下肢酸困消失。

按语:桂枝芍药知母汤,只要诊断为三阴病,病位在腰膝关节两侧,常见膝关节炎,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可已使用,但切忌不可套方,应活用化裁加减,寒湿证可加大桂枝,麻*,白术,附子的量,化热可加大知母白芍的量,若浮肿,可根据病情需要精准选择合方于防己*芪汤,防己茯苓汤等,应用此方要注意原方的药物配伍比例,借三皮老师语:善用经方,会用时方,少用己方。回过头来再看今年1月的处方,也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却是自己取几味药自拟而成,戒之戒之。?医学心悟:通过这个医案可以看出原先我开方的思路,还是属于药物功效加减,同时推理东西太多,患者诉平时容易生气就是气滞吗?腹胀就是脾虚吗?腰痛就是肾虚吗?腹胀腰痛就是脾肾两虚吗?不,不是这样的,为医者必须客观,真实,得讲证据,从病人的神色,形态,脉象,问诊所欲,所不欲,详见《难经》第六十一难: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日神,此之谓也。

当四诊,形色脉或者其他诊断都判断为同一个疾病,方向对了,用药就是有效,治愈率也会显著?提高。拿单纯咽痛来说,六经都有可能出现咽痛,太阳伤寒,少阳,少阴,是寒是热,是桔梗汤,甘草汤,半夏散及汤,苦酒汤,还是小柴胡汤,真武汤,银翘散,龙胆泻肝汤,玄麦甘桔汤,会厌逐瘀汤,上焦宣痹汤这些都故平时学习要学会复盘,用药要合理,辨证依据在哪,自己的考虑在哪,症状如何鉴别,要心定下来。真实客观公正,主观推断经验太多不具有普遍性,不适合大家独立坐诊,也不适合我们成长。?借郭磊师兄语:学中医,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方能精进。

西安青年中医线下经典读书会后期安排计划:

1.续讲伤寒论少阴病篇、厥阴病篇

2.人迎气口脉法和临证病案(大家提前预习并学习相关内容,《灵枢》·终始第九和经脉第十,禁服四十八,《脉经》卷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脉法赞,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第一,《伤寒论》·平脉法,辨脉法)

3.续讲伤寒论后面的发汗吐下各篇,按故事串讲各方

4.金匮常用方和中医思维

5.*帝内经,灵枢针灸体系,再讲素问

6.温病条辨。

三阴病篇讲完,我们伤寒论的读书会活动快要收尾,后期我们读书会的安排暂定如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按这个次序读书,大家互相学习交流,读一本好书,品一本经典,医道漫漫,感恩相伴!

经典读书会暂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