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医经典真题 [复制链接]

1#

中医经典

一、A1型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生气通天"应解释为()。

A.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互相通应

B.人体阳气与自然界相互通应

C.人体卫气与自然界相互通应

D.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关系密切

E.人体阳气有损于太阳

A

《素问·生气通天论》在论述“生气通天"之余最主要探讨的就是阴阳理论,“生气通天"应解释为人体生命之气(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通应。因此答案选A

2.《素问·经脉别论》所言的肺通调水道理论,对治疗水肿病的方法有重要启迪的是()

A.温阳利水

B.攻诼水饮

C.渗淡利水

D.提壶揭盖

E.以上均是

D

《素问·经脉别论》论述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肺位最高,为水之上源,故治疗水肿病,从肺论治应宣肺利水,也就是后世常说的提壶揭盖”。因此答案选D

3.《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热之而寒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取之阳

B.取之阴

C.取之寒

D.取之热

E.取之营

A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因此答案选A。

4.《痹论》心痹的证候应除外()。

A.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B.暴上气而喘

C.嗌干美暗

D.时发飧泄

E.厥气上则恐

D

《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因此答案选D.

5.《痹论》肠痹"中气喘争"是指()。

A.呼吸喘促

B.肠鸣腹泻

C.肾不纳气

D.腹中攻冲雷鸣

E.以上均不是

D

《痹论》:“肠痹者,数饮而不得出,中气喘争,时发飧泄”,“中"指腹部,“喘“争"指气向上冲逆,“中气喘争"”即腹部气逆,向上攻冲。因此答案选D。

6.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血痹

B.历芐

C.湿痹

D.风痹

E.寒痈

C

《金匮要略》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7.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治疗所用的方剂是()。

A.乌头汤

B.黄芪桂枝五物汤

C.头风磨散

D.风引汤

E.桂枝加苗芪汤

B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为体虚受风,卫阳不足,血行不畅所致,治宜益气温经,和血通痹,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8.桂枝茯苓丸的组成是().

A.桂枝、茯苓、桃仁、大黄、冬瓜仁

B.桂枝、茯苓、丹皮、芍药、冬瓜仁

C.桂枝、茯芩、桃仁、红花、冬瓜仁

D.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

E.桂枝、茯苓、丹皮、红花、冬瓜仁

D

《金匮要略》原文:“妇人妊娠,经断三月而得漏下下血,四十日不止,胎欲动,在于脐上,此为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癵不去れ也。当下其癥,宜桂枝茯苓丸。方:桂枝(去皮),茯芩,牡丹(夫心),桃仁(去皮尖),芍玄各等分"。

9.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方选()。

A.麦门冬汤

B.甘麦大枣汤

C.半夏厚朴汤

D.百合地黄汤

E.酸枣仁汤

B

《金匮要略》原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草小麦大枣汤主之。"

10.《金匮要略》中,既治风水,又治风湿的方剂是()。

A.防己黄芪汤

B.己椒苈黄丸

C.越婢汤

D.防己茯苓汤

E.麻杏苡甘汤

A

防己苗芪汤中,苗芪益气固表,防己、白术风除湿,甘草、牛姜、大枣调和营卫。全方健腮益与,祛风除湿,故既能治疗风湿在表,卫与不周的风水,亦能治疗风湿兼与虚证。《全周要略》.“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资料来源:达轩学习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